阅读历史 |

第331章 331军屯制度并没有想象那样好 (第1/2页)

加入书签

朱元璋父子俩没有理会朱棣的狗叫。

这小子第一次进入仙境表现的异常亢奋,除了最开始有些懵逼之外。

大叫着什么中毒了,有人要谋害父皇之类的。

现在瞧见王布犁在这里,更是大叫着凭什么他在那跟仙女调情!

这种好事不叫着兄弟,真不够意思。

结果让朱棣更加大吃一惊的画面出现了,那个仙女竟然主动的宽衣解带。

她骑上去了!

“哎,不是。”

朱棣虽然没觉得王布犁这辈子只能有他妹妹一个女人,可凭啥连那个面容好,身材也好的女人,当着他们的面跟王布犁敦伦呐?

“这小子凭什么有这么好的福气!”

朱棣颇有些激动。

论关系,他们父子三人,还是他与王布犁关系最好。

如今看见好友这番享受的模样,拳头都硬了!

这种好事都不叫兄弟一起开开眼,他自己个吃独食!

这,这他叫什么事啊?

相比于朱棣的愤愤不平,朱元璋习以为常。

甚至觉得还是王布犁与仙女敦伦更加有看头。

总比这小子从高空自由落下,或者没有什么安全措施,直接徒手攀岩之类的,他们还得陪在身边实在是让人过于心惊胆战。

不是一般人,根本就不敢玩这种东西。

朱标也表示见多识广,老四他第一次瞧见这一幕,如此失态,也正常。

“靡靡之音!”

“简直是靡靡之音。”

血清方刚的朱棣根本就禁不住刺激,想要扭过头去,可那仙女也太会叫了。

他一個纯情少年,哪里见识过这种场面呐?

朱棣偷眼瞧着那仙女在瞥了一眼他父皇与大哥,见他们两个都很淡然,十分不解。

“大哥。”朱棣轻声叫了一下:“咱们就这么干看着?”

相比于父子关系,朱棣还是有啥事愿意找他大哥的。

所以在进入仙境后,下意识的询问他大哥朱标。

“那不然呢?”朱标指了指还在操劳当中的王布犁:“你难不成想要上手帮忙仙女?”

“没有,没有。”朱棣连忙摆手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只能在这里干看着?”

“咱们进入仙境都是有限制的,哪能跟这小子比啊!”

朱元璋道出了缘由,不是他们不想帮王布犁那个仙女,实在是他们全都被限制住了,根本就离不开周遭一丈的距离。

朱棣闻言也是开始摸索起来了,发现他爹是真的。

他们父子三人完全都被限制到了一个透明的笼子里面来了。

弥补了好奇心之后,朱棣瞧着房间里面的装饰,更是大感新奇,好多都是没有见过的。

想不到仙境当中的床榻竟然是这般大,而且看样子也很软。

主要是那仙女长得也十分带劲!

于是在朱棣羡慕的眼光当中,终于出了仙境。

待到父子三人站在大殿之后,朱棣左右瞧瞧,着实是大为惊讶。

这就是什么梦游太虚之类的吗?

太神奇了!

朱元璋瞥了朱棣一眼,盯着他:“老四,这件事你给我烂在肚子里,连王布犁那里也不许你去说。”

“啊?”

朱棣心想这种事怎么能不给王布犁沟通呢,可瞧着他爹阴沉的脸,只能躬身道: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守口如瓶。”

“嗯。”

朱元璋这才颔首,朱标又仔细叮嘱了一番。

总之,这件事目前就只有咱们几个知道,不可轻易泄露天机,否则就不能再次进入了。

况且进入仙境这件事,总归是充满着不确定性,至今也没有寻到什么规律。

朱标也没跟朱棣说实话,免得他自己个嘴把不住门,那就十分不妥当了。

朱棣自是听他大哥的话,连连拍着胸脯保证,就算是自己的媳妇也不会说的。

“行了,还是抓紧商议一二这军户制度到底存在什么困难。”

朱元璋差人把胡惟庸、沐英等人全都叫过来商讨。

朱棣心想王布犁也能进入仙境,定然是不知道父皇他们也能进入仙境,否则在仙境当中断然不会那么胆子大。

只是这种奇遇,竟然是被王布犁给遇到了。

那他到底是怎么遇到的?

朱棣的心神完全被这件事给吸引走了,他开始仔细回忆同王布犁的所有交往过程。

王布犁除了有点本事之外,根本就没有见识过他使用什么仙法?

这小子就会做一些“投机取巧”的奇技巧之类的物件,什么的仙法,朱棣可以肯定王布犁他不会。

最多是一些养生的手段。

明初的军户主要来源有三种,第一就是元朝就是军籍的,到了大明仍旧是军户,不许变更、脱籍。

第二就是垛集,官府用强征的手段,把百姓变为军户。

第三就是以罪滴充军者。

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在福建福兴漳泉四府一次,就从民户中抽取一万五千余人为沿海卫所戌卒。

明初的卫所军队,在内地,“多是抽丁垛集”而来的,在边方“多是罪滴”而来的。

其实朱元璋并不觉得自己对待手底下的士卒苛刻。

可实际情况而言,还是挺苛刻的。

明代郡县军户,和唐代府兵制不同,明是没有授予他们土地的,只给他们衣粮。

而且朱元璋为了保证兵源,对于军户子弟出任官吏,考充生员之类的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胡惟庸等人不清楚朱元璋叫来的意思,只是听天子说现如今朝廷给他们牛、工具、种子之类的,可是还有不少军户逃亡的事件发生。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议一议,这军户制度该如何改良,方能使得没有逃户的发生。

这帮人宁可连命都不要了都要逃走,那说明了不少的问题。

底下的官员也没有把实际的情况报到朕这里来,总之就是朕感受到了欺骗,后果很严重。

胡惟庸以及沐英等人皆是没有料到天子会突然因为这件事发难。

毕竟大家都在关心王布犁能否破获食人魔的凶手。

如今进出城都十分的缓慢,但他们也都听闻了不少人都被指认成白莲教教徒了。

大家都在揣摩陛下,会不会把这个案子也做成一件诸如空印案那般的大案,可是没少牵连人呐。

“胡惟庸,你是丞相,你先说。”

被点名的胡惟庸稍微思考了一二:“陛下,那我们是否应该先从他们逃跑的由头那里分析一二?”

“你说吧。”

胡惟庸就开始说自从魏晋屯田的军户分配土地耕种,主要是把这群人都固定在土地上,不让他们到处为非作歹,使得他们能够在长时间内保证和提供大量兵源,此后一直延续下去。

直到大明除了正军要耕种之外,余丁也要来屯田劳作。

其目的不仅是提供兵源,供应军役,而且还要从他们屯田的收获当中,缴纳给卫所,作为军饷,供应军队。

“陛下允许在营军户余丁垦荒的土地,本是永不起科的,但是有的地方就开始征收税粮,亩征粮一斗,比之民粮尤重。”

胡惟庸唠唠叨叨的一大堆,最终才把猛料给爆出来。

尤其是北方地区,田地荒芜了许就,不耕种几年很难变成熟田,若是正军上缴的粮食不够,那就只能从余丁那里获取。

胡惟庸这么一说,朱元璋就豁然开朗,全都对上了。

他本来以为是他死后才出现的这种军户制度败坏的事情,没成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赶上了。

尽管这些年朱元璋不断的往北方运粮,以及不断有边军屯田耕种,但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时候都是赔钱维持国防的。

北方许多地方很少种田,多是种草。

大元的粮食都是要靠南方进行供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