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6章 方文化单骑独战三大营 (第1/2页)

加入书签

其实,严格来说苏心剑和他们三大营领头军官的想法都没错。军官在绝境中想来个擒贼先擒王。在他看来这应该是翻盘的唯一机会。

而苏心剑则认为己方没有那个能力。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完全是基于那位方文化对道缘军的威慑能力。当然,虽然他对制住方文化本人并坚持到土山城的增援并没有信心,可只抢战马还是有机会的,而且机会不小。

说时迟那时快。方文化已经一马当先冲了过来。道缘军这边那位领头的军官也不含糊,直接就上前两步迎了过去。

军官先是来了个蛇形走位,试图骗方文化先出枪。

可方文化战阵对敌经验丰富,长枪稳稳指向马头方向纹丝不动。他的战马同样的直冲向前,完全没有被对方的走位带偏。

军官见走位不行。干脆就矮身下探,同时以圆盾护住斜上方,准备刀斩马腿。

连苏心剑都不得不佩服这位军官的胆识和本事。面对北莽军名将,他敢于上前挑战。比那些只见敌将就拼命逃窜的民兵们要强上百倍。而且这位军官也是有真本事的。他的那两招可以算是步兵单独面对骑兵的常规应对。

只可惜军官面对的是北莽名将方文化。先前距离较远,苏心剑还没有看清楚,此刻两边马上就要短兵相接。他豁然注意到方文化手中长枪竟然全部都是金属打造。

一般的长枪只有枪头是金属制造,至于枪杆则多为木竹所制。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减轻重量,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力士。轻量化的兵器无论是对于拼杀还是行军都是有帮助的。二来木竹具有一定韧性,刺出后枪头一般会来回摆动,进而增加对方的防守难度。

当然,有些人为了防止枪杆在对战中被对方砍断,会对其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甚至是灌上铅芯。可无论如何这样的枪杆还是无法比全金属制造的坚硬。

无论是军武还是江湖,使用全金属枪杆的人少之又少。没想到这位方文化就是一位。

苏心剑第一次亲眼见证全金属长枪的强悍贯穿能力。方文化借助战马的冲击力一枪捅出,正正扎在道缘军军官的圆盾上。

这种圆盾是道缘军的制式装备,整体以浸泡过特殊油脂的藤条编织而成,外面还包裹有犀牛或者其他野兽的坚硬外皮以增加防护效果。军官手中这一面在这些基础上又增加一层经过反复捶打的铁皮。这铁皮对于防护力的增加其实非常有限,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军官和普通兵士,方便战场上的指挥。

可就是这么一层铁皮防护,在经验丰富的军官手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面对长枪的戳刺。兽皮表面的盾牌基本就只能硬抗。可铁皮表面却要光滑的多,用好了完全可以偏斜对方的攻击。

那位道缘国军官正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阵老手。他的本意就是以圆盾挡偏方文化的长枪。

没想到方文化的枪刺的如此的准,竟然正中圆盾的重心点。一般的长枪刺中后会由于受阻使得枪杆产生弯曲变形,进而被圆盾格挡住或者偏移。可全金属的长枪则将贯穿力发挥到了极致。

结果就是方文化的长枪直接刺穿了圆盾,并狠狠的扎在那军官的肩膀上。

军官手中单刀此时还够不到方文化坐骑的马腿。这竟然让苏心剑莫名的松了一口气。万一让这军官得逞,一刀砍断了马腿。那么他的突围计划基本也就泡汤了。

军官的脸由于巨大的痛楚都已经扭曲了。可他强忍疼痛,居然还做出应变。他直接弃刀,准备以原本握刀的手抓住方文化的长枪。给同伴的后续攻击创造机会。x33

可惜军官还是慢了。方文化手中长枪一抖,再借由战马强大的冲击力,居然将军官的手臂直接给带了下来。这无异于生生拽下手臂,比刀砍斧劈来的要痛苦的多。

那军官的身体更是被直接带飞,摔到远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