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我相信这支部队 (第1/2页)

加入书签

简易茅草屋中……

一张老旧的方桌,方桌之上燃烧着两根蜡烛,微弱的烛光照亮着茅草屋中。

方桌摆在空旷的茅草屋中,桌子旁围着九人,显得十分拥挤。

游击队大队长孙成功,将一副黄旧的地图,平坦的铺在方桌之上。手指着老旧的地图道:“这里是天水镇,东南二十五里是平地镇,这里东北三十五里是上水镇。”

“天水镇有小鬼子一个满编中队,两个小队,伪军一个营,在此驻守,总兵力七百余众。

“天水镇是依北而南而建,镇子不算太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北方向是马坊,东北方向是关帝山,他隔断了通往两地的要路。

七十八师,去年曾前来攻打过天水镇,结果是大败而回。天水镇遇到强敌,势必会向其它两镇求援,上水、平地两镇,分别驻守一个满编中队的小鬼子,一个营的伪军。

“天水镇外,小鬼子设有两处据点,每座炮楼高十三米,炮楼内置五层,每层都有重机枪,具体人数不详,夜间皆有大灯照明。”

“以铁丝向外延伸两里,并有三丈深的壕沟,直接正面攻打,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那是十分不明智的。就算有再多部队,没有重火力,只要敌人援军一到,就会被三面合围。”

“我没有太好的建议,这就是天水镇的大概情况。”

良久后,钱伯钧点点头道:“我不是十分熟悉这里的地形,如果其它两镇的援军来救援,必经之路在哪里?可有埋伏的绝佳位置?”

孙成功无奈的摇摇头,解释道:“这个真没有,也就是为何七十八师,几千人都打不下的原因所在。”

“如果能有效进行阻击,三镇早被收复了。”

钱伯钧一笑,“看来还真给咱出了个难题,不过好像真的很难。在没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下,想拿下一座重镇,我暂时真的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

…………

钱伯钧慢慢闭上双眼,在思考天水镇战斗打响后,其余两镇的援军,那么上水镇与平地镇,两镇不可能倾巢而出,会至少保留一个小队的兵力防守。

“哈哈、哈哈……”钱伯钧闭着双眼,大笑起来。

所有人如同看傻子般,看着钱伯钧,都在想,这位长官难道变傻了,还是自身就很二,现在是拟定作战,居然还闭眼傻笑,真是…………

孙成功淡淡开口道:“钱副旅长可想到好办法了?”

钱伯钧慢慢睁开双眼,眼睛豁然开朗,双目有神,右手拿下胸前的钢笔,又在口袋中找来白纸。

蹲下身立刻绘画起来……

钱伯钧收回钢笔,指了指天水镇,说道:“孙大队长带领游击队,正面仰攻天水镇北面的炮楼,我把我的二排调给你。”

“王贵,现在开始孙队长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你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是。”

“孙队长,虽说是仰攻,火力必须要猛烈,把你们压箱子底的家伙全带上,使劲攻击北面炮楼,动静越大越好,目的不是要打下来,而是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明白吗?”

孙成功点点头,露出一点笑容,反问道:“钱副旅长是要围点打援?”

钱伯钧看看众人,指了指平地镇。

“这里,鬼子接到求援后可能派出两个小队鬼子,至于伪军忽略不计。打援太浪费时间,如果不能进行全歼,有漏网之鱼跑回去,那么便得不偿失,影响整盘计划。”

“我要先打平地镇的据点,待鬼子走到半路,我这边一打,据点里的鬼子立刻会通过电台求援。”

“到时候他们派出救援部队,马上会回援老家,你们不必担心平地镇的援军,放开了打。”

“和尚你带领一排不停的骚扰小鬼子,叫他们减缓增援速度,如果小鬼子的增援有车辆,先挑开车的打。”

“是。”

“我带领三排,只要平地镇鬼子增援,我就先拿下平地镇,而孙队长你要注意的是,鬼子万一在南门主动出击,切断你的后路,对你形成前后夹攻的形势。”

“嘿嘿!钱旅长这个我懂,你就瞧好吧!”

钱伯钧点点头继续道:“我们无法统一时间,但是必须等我的一排,三排,到达指定区域隐藏后,你们才可以仰攻,时间定在两个小时后。”

“如果平地镇的援军没有回援,而是直奔你部,你们务必把警戒哨放在五里以外,这样可以随时撤退。”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所有人回答道:“没有。”

“那好,马上出发。”钱伯钧命令道。

和尚带领一排,前往上水镇。钱伯钧带领三排,前往平地镇。

孙成功与四名支队长,继续讨论着。

二支队长问道:“大队长,我很是怀疑,这能成吗?毕竟咱们与晋绥军总兵力也就五百,那中央军装备那么好,两个团都没打下来。咱们这点人手,怕是有心无力呀!”

孙成功看看其余三名支队长道:“其实这样大胆,我自己也是十分不能相信。但是这支部队不一样,因为他是八团。”

“这两个月来,晋西北最炙手可热的部队,那就是晋绥军八团,不对,现在是八旅。”

他们的战绩在那里摆着的,先是全歼坂田联队,再有收复两座县城,又打下七镇,如今楚云飞在北线作战,马上可以收复三交镇等几处重镇。”

“所以我相信这支部队的能力,你们明白吗?”

四名支队长皆点头称:“是。”

警卫二连的两个排,二百多人在深夜中急行军,尽显精锐之兵,当然这在八路军普通战士来看,只能算作平庸,但是在晋绥军,中央军的部队中,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游击队向导的带领下,一个半小时急行军,钱伯钧带领的三排,慢慢潜伏在平地镇外围。

和尚带领一排,更是早在半路潜伏等候。

孙成功带领二百多游击队员,加上王贵警卫二排一百多人,运动至天水镇外围。

大战一触即发,游击队所有人,都十分紧张,因为他们平时,只是游击作战。而今天却是攻击重镇的据点,他们并非主力作战部队,那装备有想可知,是什么样!

孙成功命令道:“黄振邦你带领第四支队,马上去后方一里,构筑工事,防止南面炮楼鬼子增援。”

“是,四支队跟我走。”

孙成功看向王贵道:“王排长,你看能不能调一个班过去,帮助四支队他们防守下后方?”

王贵回答的十分干脆,像是遵从孙成功命令般,“是,一班长带领一班,听从黄队长指挥。”

“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