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人狠话不多 还是我钱哥 (第1/2页)

加入书签

傍晚,如往常般,最后一节课铃声响起后。

食堂七个窗口大开,学生们纷纷跑来,排队打饭。

小学中的食堂虽然有些简陋,但是足可容纳几百学生与老师一起用饭。

香喷喷的白米饭,土豆炖野蘑菇干,大葱炒豆腐,人人吃的那是一个香。

这种伙食若在后世,定会被家长举报,学生老师所嫌弃。

但是在这个寒冬正月,那是多少家庭,过年都吃不到的大餐。

学生们的家长,几乎时常会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显摆,自己曾经做过一个多明智的决定那样炫耀。

自家孩子进了小学,不仅不用花钱,一日两餐那都是死劲撑,吃的孩子们,身体不知比从前好了多少倍。

那伙食虽不比大地主家,但那是真正的白米饭。

富农或是小地主家中,也绝对不敢吹,天天都能吃白米饭,白面馒头,更有做梦都要咬一口的卤水豆腐。

而这时,没有在第一时间报名的人家,他们赶快领着孩子去学校,期盼老师校长,可以招收他们家孩子,入校学习。

他们家则可以领到,免费的新衣校服,课本、一日两顿的免费大餐。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根本无法进入校园,便被门卫挡住。

回复他们的是,一期招收学员已满,不再招收学生。

家长们,那是好话赖话说尽,甚至进行一些小动作,差点下跪磕头,什么招数都用,就是不好使,没用。

失望离去,只能等待二期招收。

可那是一年以后的时间,孩子一年又要吃掉家中多少粮………………

自临县小学成立,便有着一项校规,三年级以上,期中考试分数不足八十分者,将会驱逐出校,视为淘汰。

这项规定虽然没有人性化,但绝对是激励学生们学习的最好办法。

钱伯钧对孩子们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人人成才。

或许时间不允许,他可以运用这些人才,但是他就是这种想法。

虽然有个非人性化的规矩,但是这第一期报名的人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以后赫赫有名的存在。

譬如,江奕贞、夏友亮、胡宗业等一期学生脱颖而出。

而改变这些人一生的,是他…………

学校采访结束后,带着记者团回到临县旅部。

翌日上午,钱伯钧刚起床,便接到非常不好的汇报。

三团长三营二连,在刘家塔方向,名叫后河村的一座小村,与当地游击队发生激战,双方互有伤亡。

二连长向三营长何宏光求援,三营主力到达后,将地方游击队全部缴械。

包括在后河村,所成立的县政府,县长等人全部抓获。

罪名则是非法武装,非国民政府所委任。

要知道1940年,在名义上所有地区,都是受国民政府所管辖。

出现这种冲突,又非只在这一地,很多地区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钱伯钧当然知道,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料,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难道还能告诉所有手下,见到游击队就送枪送炮,送地盘,或者直接投诚。

那根本就是扯犊子,被二战区长官部知道,亦或者是军统,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正在发愁之际,张小春前来汇报……

他报告道:“旅座,记者团来人,要求跟随您前去战场,进行战地报道,说是昨天您答应得。”

钱伯钧低头看了下手表,说道:“七点十五分准时出发,过时不候。”

“是。”

张小春走后,钱伯钧简单吃了早饭,看看手表,已经是七点十分,准备出发之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