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1章 战略相持 (第1/2页)

加入书签

李靖派兵往关中的消息,也为长孙无垢所知。

在长孙无垢这样立场的人看来,李靖这么做,其实是跟长孙无忌的起兵是呼应上的。

那就只能解释为,李靖虽未在明面上支持长孙无忌,也算是给了唐寅很大的压力,进一步可能会影响到关中局势。

之前李靖是被当作大唐叛徒来看待的,现在朝中保皇派对李靖又燃起一些希望。

“以情报获悉,长孙无忌曾派人前往幽州送信,随后卫国公便派李家少将军领兵一万往关中来,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关系。”

“但如今卫国公不能明面上支持反贼,应是派出人马前往关中制造麻烦,见机见风使舵。”

徐孝德和高士廉亲自拜访唐寅,徐孝德说出了他们的看法。

现在李靖已经从中立派,往保皇派的方向发展。

唐寅对李靖如此的表现却并不觉得意外。

若是大唐一等一的名将,在唐朝生死存亡的时刻,什么事都不做,那就有点太被动了。

怎么说李靖手上也握有重兵,他怎会甘愿把天下的局势交给别人来掌控,而他自己则袖手旁观呢?

高士廉道:“若以现在的境况发展,幽州的骑兵将会快速抵达潼关,如今潼关守备司马玉跟卫国公过从甚密,若不及时阻止的话,幽州骑兵将会畅通无阻抵达关中。”

“广阳王应该及早防备才是。”

在徐孝德和高士廉都很紧张时,唐寅的神色则显得很平淡。

好像这件事在唐寅看来,根本是无足轻重的。

“卫国公派来一万人马,就算人马到了长安,对于整体的局势又差别多少呢?”

唐寅的话,令徐孝德和高士廉都很费解。

一个态度不明的中立武将,派出一万兵马到关中,提前没跟朝廷和唐寅做申报,换了李世民在的时候,这不是谋逆之罪是什么?

现在就因为是你唐寅监国,李靖就可以不把大唐的规矩放在眼里,随便一个武将可以擅自调兵往大唐的都城?

唐寅继续道:“我不相信,一万兵马就能威胁到关中的形势,正如我并不担心长孙无忌的那几千老弱残兵,会对天下产生影响一样。”

徐孝德轻轻叹息。

显然在他心中,有跟唐寅不一样的看法。

他们已经上了唐寅的船,自然会担心唐寅这边翻船,他们没有唐寅那样强大的实力做保障。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最紧张的其实就是他们。

唐寅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道:“我会特许,令幽州的骑兵进关中,也会派出赤水营的人马前去接应,一旦幽州骑兵真有何动向。”

“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事情已经发生,唐寅没有选择去阻止。

就好像他没有派兵去直接平息长孙无忌的起兵一样。

唐寅如今郑重对待李靖派兵回关中,已经算是很给李靖面子了。

这主要不是说唐寅怕李飞廉带一万骑兵能在关中兴风作浪,而是为了安定人心,否则唐寅连赤水营都不想派出。

……

……

唐寅随即跟朝廷请示了对李靖派兵回关中的豁免。

等于说,李靖还没跟朝廷上报他的回兵举动,唐寅就先一步准许了他这么做。

显得朝廷对他回兵之事非常认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