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就这些了? (第1/2页)

加入书签

众人内心都是一惊,像这种聚众请愿的事,不管对与错,永乐皇帝和众大臣都颇为忌惮。

殿上的这帮人都是大明朝的政治精英,此刻都不约而同地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何不归面前的那两张报纸。

没想到报纸的威力如此巨大。

高希推动的商业模式的变革,将后世的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提前带到了这个时代,也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詹事快报》和《锦绣日报》正在悄然改变大明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态。

又有太监将一份书信送了进来,刘公公接了:“太子殿下,这是高大人派人急送来给你的。”

朱高炽打开一看,有点意外却也笑了起来。

“炽儿,谁的信,为何发笑?”永乐皇帝问道。

“父皇请看。”朱高炽将手中的书信呈了上去。

“哈哈哈,这儿子,倒是凡事都有预见和对策。他说得对,就照他说的办。”永乐皇帝也笑了。

其余人等却一脸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朱高炽便说道:“杨阁老,诸位大人。这封书信是工部主事高希高大人刚刚派人急送给本宫的。他说《詹事快报》和《锦绣日报》今日将龙江造船厂有作塘垮塌的事发出来,恐怕会引起民众关心和愤怒。但若有人聚众请愿,并不是他们要反对朝廷,还是要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只要朝廷秉公处置,民众非但不会闹事,反而会认为朝廷做得好,为他们出了恶气,有利于圣上树立威信。”

“杨阁老,你教了一个好学生啊!”永乐皇帝夸赞道。

杨士奇内心很满意,脸上微笑着:“陛下,高希所言,老臣也深以为是。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则洪水自退。这民意便也如水,宜疏宜泄不宜堵。”

“炽儿,你这就去午门,代朕向请愿民众说明,朕定然会将此次‘作塘垮塌案’查个水落石,惩治案犯,还龙江船厂遇难工匠们一个公道。”

“是,父皇。”

“杨阁老,你代朕拟旨,令高希为‘龙江船厂垮塌案’钦差大臣,限七日内查清此案。”

“是,陛下。”

何不归听永乐皇帝这么说,内心哇凉哇凉的。

这高希到底是有什么法宝?才被贬到龙江船厂,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只一天一夜,他又成了钦差了。

“何不归”

何不归听到永乐皇帝唤他,仍旧深深地伏在地上应道:“奴婢在。”

“朕不审你,你自己去龙江船厂找高大人,说清楚你自己和你那些手下做过的那些不法情事。若真的没有不法之事,你也大可襟怀坦荡去见高大人。”

“是是奴婢遵旨。”

“你这就去吧!”

“是”

这差不多等于让何不归投案自首,何不归答得不情不愿。

何不归没想到,以往只要皇帝站在他这一边,他们这些太监内臣就可以左右案件的走向,至少影响皇帝对某个事、某个人的看法。

但今天,报纸新闻将民众的意见引了进来,谁也操控不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