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4章 将 (第1/2页)

加入书签

良将和庸将的区别。

就在于面对突发情况时,如何处理。

是泰然自若,应对自如。

还是惊慌失措,仓促应对。

带兵打仗,行军、阵形,天文、地理、军心

基础知识大部分将军都知道,不然当不上将军。

但在真实的战场上,对方的情况和谋略,你不可能考虑到方方面面,更不可能都采取措施。

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就是良将的表现时刻。

面对突发情况,如颜良那般仓促逆战被斩,属于庸将。

张郃被伏击,被从中截断突击,然后能判断形势,只身逃走,接着就能一雪前耻,这就是良将。

(如果没有突发情况下的,颜良在,张郃的确很难冒头。)

面对曹操的反戈一击。

袁谭并没有惊慌,甚至还笑了起来。

曹操要是一团面瓜,他打起来,反而提心吊胆。

总担心对方是不是憋着什么坏,还有什么诡计。

现在曹操杀招迭出。

他反而放下心。

“哈哈哈哈,曹阿瞒,这才是你!这才对味嘛!!”

袁谭手中长矛扬起,畅快的大笑起来。

随即一笼马匹,下令道:“文稷,率乙曲五百骑,逆战刘岱!

高恒,带甲曲五百骑,随我逆战路招!”

文稷和高恒愣住,高恒高声道:“公子,背后之敌,怎么办?”

袁谭豪迈的大笑道:“狭路相逢勇者胜!

那就等杀到背后再说,两条腿的东西,怕什么!”

“唯!”

“唯!”

文稷看了高恒一眼,忽然道:“承光,某杀刘岱,汝能杀死路招么?”

“哈哈哈哈哈!”

激将法,高恒一愣,知道表现的时候到。

当即仰头看向奔驰而来的骑兵,豪迈道:“甲曲随某,斩杀路招狗头!!”筆趣庫

战场的局势变化,只在瞬间。

袁谭几乎没有思索的就下达了最有利的策略,单这份七魄,已经足以入选良将序列。

“嗵嗵嗵!”

“嗵嗵嗵!”

虎豹骑在旗帜的指挥下,不再理会黏上来的曹军亲兵。

当然有射术高超的,在纵马疾奔的同时,还能回头射上一箭。

“杀,杀,全力冲杀!!”

曹操下令的同时,眼中闪现出一丝赞叹之色。

袁谭,有古良将之风。

对战场时局的把握精准,且丝毫不拖泥带水。

现在,只有拼了。

“袁谭吾侄,为何与叔父如此生分呢?哈哈哈哈,且歇息一二,容某款待一番再走不迟啊!”

他也大声冲着袁谭的背影喊道。

今日,只要刘岱和路招的两千骑兵,能够阻滞住袁军的虎豹骑片刻。

双方鏖战的同时,这数百亲兵追上去,那包了对方的饺子,必胜。

现在抢得就是个时间差。

所以要狂奔,冲锋。

娄圭在狂奔的同时,还出口感慨:“孟德,你之军略,当真天下无二,奈何我等兵员不足。

此时若有一千骑兵在此,袁谭必然授首!”

曹操也在奔走,他头也不回的看着前方,口中回道:“子伯,此言想当然。

我若是兵员众多,那袁谭所部根本不会和我对战。

只有让他看到胜的希望,他才会前来搏杀。

否则的话,他大可安营下寨,等待大军前来!”

娄圭一怔,顿时明白过来,当即苦笑道:“军略政略,都是人心呐!”

若是曹操带一万五千大军前来,大概率袁谭根本就不会和他打。

所以曹操只带了一万军,这样双方都觉得有赢的希望,双方才会打。

没有人,是来打败仗的。

很多人虽然败的很惨,但打仗之前,他基于自身的判断,自认为能胜利

“嗵嗵嗵!”

虎豹骑和对方的骑兵已经是全力冲锋。

速度提升到七十,甚至八十里每小时!

这个时候,除非极少数高手,其他人都不再拥有突射的能力。

虎豹骑同样如此,之前的突射,那是因为不是全力冲锋。

这个时候,士卒们纷纷夹紧马腹,蹬死马镫。

眼如鹰隼,手中长矛蓄势待发。

马匹的相撞,会达到一百五十里每小时的速度。ъiqiku

人仰马翻,无一幸免。

但是,马匹并不是斗牛和公羊,它们会下意识的避开冲撞物。

所以大部分骑兵对冲,都是交错而过。

除非是阵形太过拥挤,而导致无法躲避。

文稷便是那极少数人,他在疾驰中驰射一箭,正中曹军骑兵为首的那名悍卒。

在双方即将接触的时候,马踏弩咻咻射出。

还没来得及检验成果。

“嘭嘭嘭嘭!”

双方骑兵就狠狠的冲撞到了一起。

登时人仰马翻。

很多士卒在长矛命中目标的时候,就及时松手,然后拔出环首刀。

这个速度,几乎没人能卸掉反弹之力。

两车相撞,车轻的吃亏。

但曹军骑兵贵在人多,所以一时之间,竟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

鏖战之时,猛将的作用显现。

“杀!”

文稷一声厉喝,纵马直奔刘岱。

“杀!”

两侧有士卒忽然出矛。

“嘿!”

文稷身子一矮,便抓住一杆长矛,左臂发力,直接将对方扯下马。

与此同时,右手环首刀顺着矛杆切去,吓得那名士卒急忙丢手。

下一刻,双腿一夹马匹。

骏马一跃,腾空而去。

人在半空中,长矛已经娴熟的调整好了方向,向着刘岱狠狠的扎去。

这一切形势变化极快。

根本没有准备好的刘岱,大惊失色。

他方才还想着趁两名士卒和文稷搏杀的时候,趁机偷袭呢!

但怎么

看着从天而降的文稷,他只能下意识的扬起长矛,戳了过去。

“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