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3 轮回长生 (第1/2页)

加入书签

武后轰然而逝那日,其实一切早有预兆。

神龙年初始,才至正月,当朝宰相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与洛州长史台御史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还有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趁御医再次宣告圣人——即武后病况愈加深重,即便再以仙法、灵丹医治,恐亦难违逆天时天命,从而发动兵变。

众人突率五百余羽林军,鱼贯冲入玄武门,就在武后寝宫——迎仙宫前,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

与此同时,相王李旦、嗣雍王李守礼同率南衙禁兵,于紫微宫外城加强警备,配合行动。

武后虽病重,但并非聋哑,两名宠侍血溅满地的动静,还是知晓得异常清楚,只万不得已,于病榻之上,再令太子暂时监国,继而于次日传位。

武三思与韦巨源所言之事,就发生在此次日初更,想来该是武后回光返照,才特于天未光时,忽而醒来,将守了一夜的太子唤至身边,意欲交代身后之事。

在场其他人皆以为武后正是此意,故而想尽方法,欲趁兵变之乱仍在,尽力往寝宫凑,即便不得入寝宫内,也愿于宫外徘徊,得以聆听千古仅此一代之女皇,于世中最后几声言语。

寝宫内的一众数十人皇室宗亲亦如是,生怕错漏了只言片语,以影响自身前途将来。

整间寝宫之中,对此时此刻最无期待的,怕是只有即将驾鹤西行的武后,与即将继承大统的太子两人而已。

武后已然气息奄奄,缓缓抬手,全无气力地将太子唤至榻旁,迟缓地送气般言语道,“朕……已然……油尽灯枯,所思……当不久于人世,早先未及……细细思过……汝这般凡躯俗能……如今竟即将继承……朕之皇位……”

才说罢一句,无论面色、精神,乍看之下,武后已然至体能难及支撑言语些许,御医随之送上鹿茸与参汤,予武后服下。

汤药不时便起效,在一番连连轻声呼唤后,已然闭目不言的武后,又缓缓张开眼,“朕……一生坎坷,经八十载,终以一国国君之身份,了却此生……”筆趣庫

当今圣人彼时不住颔首,伏于武后枕边,仔细聆听。

“只朕……既此时仍为……大周皇帝,却并不愿汝……继承大统后,将过往……十数载……朕所积累之江山基业,全然推尽再来,之于……先唐、复唐……再唐……”

武后一句话终连连出现数个“唐”字,眼白已然渐渐翻起,当今圣人彼时只以大事不妙,心慌地看向御医,但御医即便手中仍备有吊神药物,见武后之状,也一脸赧然地回望圣人,不敢再擅行用药。

此时只待片刻,在场所有人都觉度日如年,所幸忽而又听见武后微弱的喘息声,迎仙宫内各处皆随之传来欣喜的轻叹。

武后用尽全力,深深吸了口气,头脑似仍清晰,“唐、周……不过只是区区……国号,既汝……再度为君,汝之李家……愿以唐冠之,则冠之既已,唯……唯独……同……方才朕所言,勿要误了过往……十余载……朕之……一生尽数心血……”

“喏。”

当今圣人踟躇、犹豫前半生,年至四十,重登皇位,自觉却从未曾有过一句如这一声“喏”般坚定的其它言语。

“参汤……参汤……再取些给朕……”

武后吩咐当今圣人,圣人又招手让御医将所需之物送上前,自己亲自将一片鹿茸薄片送入武后嘴中,由她缓慢含下嚼服,再将参汤一勺一勺缓缓舀喂给武后。

经此一阵,未曾想武后脸色较先前红润不少,精神也上来了些,知之的,便晓这一阵过后,武后或再难醒来言语了。

武后自身应亦有些别样之感,就连这时的言语亦不再随气息起伏而断断续续,但凡是能一口气说罢的,绝不再断句。

“除此江山之外,”即便用尽气力,言至连贯,但声音确是小之又小,“还有一事,除说于丘真人有过听闻,恐再无人知……”

“彼时与先皇……并非高宗,而是太宗,便知真人其名,后随高宗至彼时神都,与真人当面见过,即欲与其习道法、道术。”

“之后汝亦知晓,无论年岁、修行,皆不足以至真人所言,得掌其法之境界,更莫谈其术,故而转而修佛,岁龄亦过去得以开悟之年许多,只能请高僧入宫,稍讲些经书。”

“倒是由其中一些经文,悟得了些道理,却为时已晚,朕亦至此有志而身不得已之年,如今只作为遗言,望能助汝之后为君一臂之力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