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章 东扩西御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双方大势之灵一龙一狮也数次正面对决,当然每次都是狮子满地打滚而告终,可黄龙也奈何不了狮子,能败而不能灭之。

这种僵持对于双方棋手而言是煎熬,但是对于江海城的观众而言确实赏心悦目,因为这种鏖战不是双方不交战,而是双方统帅用尽全力,各出奇谋。

因为此时英格兰一方的防守者同样不是泛泛之辈,乃是英格兰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金阶英雄棋灵【威灵顿公爵】!

两位旷世名将,中八州和中九州之间的交锋,堪比战争艺术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一些江海城的观众还对这位卫青没有太多的感觉。

总以为卫青不败由天幸,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卫青不过是区区一个执行者罢了,可当他们心目中最强的英格兰将领带着主场优势、兵力优势也仅仅在卫青手下保持着败而不溃的局面后。

他们才明白,眼前这位名叫卫青的将军为何能被称得上帝国双璧!

然后卫青还撑得住,可大汉却撑不住了。

汉高祖一辈子的积蓄在这二十多年间终于被打空了,由于大复仇思想的影响,大汉自上而下的刚烈让初期的进攻变得无比顺利。

可任何穷兵黩武都是有代价,大汉付出的代价就是,几乎停滞的国力。

汉武帝刘彻不是不想打,也不是不想增兵,但一代雄主的他,已经意识到,短时间内打不下去了。

他信任卫青,在这种情况下卫青打的是多么艰难,他也清清楚楚,二十年间,大汉新一代的国民人数严重下滑,刘彻不清楚场外数据上大汉的人口数据上升数目已经被大不列颠给反超,但他很清楚,大汉打不动了。

或者说眼下的大汉更需要修整,需要一个新的机会。

同样知道这一结果的诸葛一,共鸣刘彻时,在共鸣空间内,看着双鬓已经有些斑白的一代雄主孤独的站在一座阁楼之上。

意识到诸葛一的意识靠近,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回头,而是有些萧索的反问:

“执棋者,朕之功过如何?”

诸葛一恭敬一礼,并没有正面回答,缓步靠近刘彻,同样与他一般看着远方,郑重说道:

“大汉之名,天下皆知;强汉威仪,不堕半分;汉之未来,自有后人。”

“哈哈,好一句自有后人,朕已知晓汝的心意,归去吧!”

刘彻听完大笑着,神色倒是不再萧索,有一种释怀,也有一分决绝。

一百二十九回合,

汉武帝刘彻下诏前线,像疯狗一样追着英格兰打了二十多年的大汉终于开始回兵防守。

以几乎占据的中九州和中八州一小部为根基成立东一州,虽然进攻不在,但这个名字却也表现出刘彻心中的愿望。

彻底停止进攻后的大汉开始重新修养声息,儒家思想从大复仇缓慢的转变为天人合一状态,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个出走的【老子】又回到了长安城,并得到了汉武帝的高规格接待。

不知道多少岁的【老子】重新当起了大汉国师,大汉的意境也再度在【老子】的带动下恢复了道之意境。

只不过这一次有了教训的李无为不再是单独落下学者棋这种坑爹货,反而是各地落下了不少苍生棋灵。

毕竟苍生棋灵哪怕转化为汉民也不会和他失去联系,但是可以被共鸣的学者棋他们是真的会失联!

面对大汉的改变,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这边虽然知道,却也没有反攻的能力。

特别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存在,让【威灵顿公爵】同样一筹莫展。

于是一争天下久违的平静到来,双方都在等待,至于等待什么,那只是各有各的小九九了。

又八回合后,大汉的擎天之柱卫青与前线病逝,作为接替者的李广通过连续三场继续个人英雄主义的战斗,两胜一败,惨胜妄图反击的大不列颠军团,双方前线的动荡暂时停歇。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此时的大不列颠内部詹姆斯同样撑不住命数,已然病逝,整个大不列颠迎来了一股小规模的动荡。

可这时候的大汉同样已经没有精力东顾了,年迈的汉武帝刘彻,看着【汉太子刘秀】眼中露出了满意与展望。

在他看来,这位帝国新的继承者也许能完成他都无法完成的鸿图,两年后,于病床之前深深看了一眼天外,汉武帝刘彻驾崩!

在诸葛一大量本源棋魂力的消耗之下,大汉第三任皇帝,完美继承君位。

道然声频之中,诸葛一有些疲惫的对任靖雯说道:

【诸葛一】:任师姐,连续三代完美继承对我的本源消耗过大,君位以定,将位就看你了,辅汉之业,就在今朝。

【任靖雯】:诸葛师弟放心恢复,自从孙权暴毙之后,我也已经等候多时了,将位传递给我即可。

【赵向楠】:其实,诸葛师弟,虽然我岳飞被禁了,但是我还是有几位名将的,练兵连多了人会绣的,你考虑一下?

【李无为】:去去去,赵老弟你凑什么热闹,大国商议事情,哪有你什么份,继续练兵去!

诸葛一笑听着赵向楠和李无为的对话,他当然很清楚两人也许有几分真情,但是更多的却是在给他舒压,至少他保证李无为是这么想的,确实这一场对弈他输不起,可大汉真的只有那么简单么?

一争天下,第一百四十回合,

大汉新帝触发历史事件,【迁都】!

-------------------------------------

《天弈百科》天下奇闻篇:“逆古流”,自从循古流因为过于古板被棋手日益抛弃,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流派一度风靡西方棋路体系,此流派喜欢将历史人物逆用反用,虽然造成了许多惨烈的对局,但为西方找到许多新的命批提供了庞大的理论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