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 ‘有机会碰一碰’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在《拯救大兵瑞恩》里,一队换一人的故事,美媒颂扬为英雄般的壮举。

而到了《流浪地球》,“50岁以上的,出列”,这句既表现了国人的集体贡献精神、军人的使命感,也表现了全人类团结与守护的台词,却成了《ny时报》口中的“民族主义”?

典,太典了!】

【当北美媒体着急破防乱喷的一通的时候,那我们就放心了。】

【急了急了,它们急了。】

广大网友观众们对《流浪地球》自发性地维护言论,让刘浪看得心中一暖。

国内观众们的审美,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些崇洋媚外,凡是外国电影都是好好好,凡是国产片就是烂烂烂的‘软膝盖’跪地一族了。

国产烂片他们当然会喷,但真正质量好的国产电影,他们也会发自内心地去维护。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团结全世界所有种族的人。如今唯一有这样梦想的国家只有龙国,龙国人关注宇宙,我们(北美)彼此讨厌,不得不说,现实比电影更悲惨!】

【当我们的好莱坞还在纠结“英雄主义”的践行者应该是黑人还是白人,并为之垒筑高墙时,《流浪地球》在强调“全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面对灾难,每一个人都能发光发热。很遗憾这个情节如今只能在龙国电影中看到,这真的是可悲!】

然而北美观众们并不像《ny时报》这些抹黑《流浪地球》的媒体那样观念狭隘。

北美网络上关于《流浪地球》的影评,影评人与观众也在观影后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外网的评分中,烂番茄新鲜度达到82,爆米花指数94,idb则给出了82的初始评分,要知道,idb给世界前一百电影的评分门槛是83分。

对于《流浪地球》的评价,无数国外影评人和观众给出的是‘令人惊喜的龙国科幻片’。

相较于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一众北美媒体的担忧,另一位世界科幻大师,詹姆斯·卡梅隆对此倒是颇为乐观。

“詹姆斯,据说《流浪地球》的导演和你一样,都是个‘实拍狂魔’,大家都知道当初你为了拍《泰坦尼克号》,就真的搭建了一艘实景巨轮。

而对方为了拍《流浪地球》规划了占地四十多平方公里的拍摄基地,还邀请了真正的战机,军舰参与拍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只能说这很酷!

年轻导演们就应该这样,不能过多地依赖绿幕,特效cg技术,数字画面和实景画面终究还是有差距的。

另外我还清楚的记得刘导演。

我曾经给他的作品颁过奖,也拜读过他那篇和电影同名的雨果奖短篇小说,建议大家也去看看。

《流浪地球》电影中呈现出很多小说中没有的细节,包括许多原创的科幻道具,科幻概念,最近一段时间都令我为之着迷。x33

按照小说的剧情来看,这部电影应该还会有续集。

科幻片是属于全世界所有观众们的,而不应该给它加上国家,地域,政治属性。

我不觉得《流浪地球》是某些同行所宣扬的威胁,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和《流浪地球》的续集同台竞技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