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 (第2/2页)

加入书签

许多被称为天才的学生,终其一生耗费无数时间精力恐怕也只能在核物理尖端项目上入门。

想要真正做出前无古人的成果,那得是需要国家级的科研力量持续不断进行资源投入的结果。

‘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这种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学的技术,或许还有可能和运气沾边。

但‘重核聚变’这种核物理上的研究,绝不可能是靠运气就能搞定的。

他只当是刘浪在过分谦虚,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一定是个自己生平仅见的天才。

“是这样的,我有想过关于建造【重核聚变反应堆】所引发的外界关注的问题。

因为重核聚变所特有的反应方式,比如点火装置需要用到氢弹这种级别的核武器等等。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遮掩的借口。

正好,我的《流浪地球2》准备开拍了,【重核聚变反应堆】可以伪装成《流浪地球2》里的电影道具,【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

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地解决如何向外界解释的问题。

等到工程竣工,电影拍摄完毕后。

这座【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也能作为【重核聚变核电站】,开始进行它的真正使命——发电!”

一旁的石磊刚听到刘浪的第一句话就油然而生一股熟悉的感觉,最后更是忍不住拍了下自己脑门。

‘没错,又是这个熟悉的借口!

这小子果然还在惦记他那个破电影!’

另一边论证组内的众人已经彻底被刘浪的脑洞给惊呆了。

用拍电影的方式和借口去掩盖【重核聚变反应堆】的建造。

这想法实在是太离谱了。

只有早就经历过这一切的安全局主管石磊在一旁一脸麻木。

经过他的解释,论证组内的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早在《流浪地球》第一部拍摄的时候,刘浪就靠着拍电影的方式,实验了‘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建设出了一座真正能够投入使用的【太空电梯】。x33

有了这个‘前科’事件存在,再加上关于‘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的遮掩效果相当成功。

安全局主管石磊和国内核物理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张炳坤院士面色凝重地交流了一会。

“这么做,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我们要针对你这部电影进行一些限制。

比如说电影剧组人员的管控,拍摄基地周边需要进驻安全局特勤人员等等。”

【重核聚变】一旦真的开始实验论证,它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会立刻成为国内保密级别最高的科研工程项目。

所以对参演《流浪地球2》的人员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剧组内部的保密级别自然也会相应提升。

“没问题,拍《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时候我就已经经历过了!”

刘浪忙不迭兴冲冲地答应了下来,相比于借助官方力量拍摄电影时带来的帮助,这点要求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好的,现在我就来跟你们介绍一下这个【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的具体参数。

设计高度达到11000米。。。”

“什么?!11000米这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