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 请世子爷起来见客 (第2/2页)

加入书签

早饭过后,家门口来了辆马车,是来接王升的。

赶车人是个身着甲衣佩着剑的小伙。

那小伙见到王升便抱拳一礼,恭敬喊道:“军师。”

王升点头“嗯”了声,便把沈清给抱上了马车。

沈进和沈策自个爬了上去,最后王升才上来。

沈进和沈策知道小妹要跟大舅一块去干大事,也挺想去见识下世面的。

王升觉得带一个是带,带三个也无妨,于是把三个小孩全带上了。

马车出发后,沈策一脸求知欲地看着王升:“大舅,我们要怎么赈灾?”

王升轻笑:“跟大户买粮赈灾。”

沈策:“买粮?如今粮价这般高,清源数万百姓,这能买得起?”

王升:“买得起。”

沈策:……

沈清看了王升一眼,总觉得这‘买粮’不是那么简单。

半个时辰后,几人来到县里,马车直接驶到了县衙门口。

如今清源县衙已经被一群身着甲衣的士兵给占领了。

沈进和沈策不是没见过县衙,却还从未进来过,不由好奇四处打量。

几人走到大堂庭院,便看到庭院中央立了块戒石碑,上刻有“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可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

绕过公堂来到内堂,便见内堂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清慎勤”三个大字。

“清源大户都请来了吗?”王升坐在堂上主座,问了声跟进来的随从。

随从答道:“都请来了,正在偏厅候着。”

王升:“世子爷呢?”

随从:“许是舟车劳顿,还未起。”

王升默了下,才道:“请世子爷起来见客,几个大户也请来。”

随从犹豫了会,才艰难点头:“是。”

沈进和沈策听到什么‘世子爷’,都有些紧张了。

待随从走后,沈进不由问道:“大舅,世子爷是何人?”

王升:“就是宁王世子。”

沈进疑惑道:“宁王不是在太原县吗?宁王世子怎会也来清源了?”

王升:“你大舅我没银子,当然要带个有钱人来。”

沈进:……

没一会儿有人领了四个人过来,马文会便在其中。

马文会一见王升便拱拱手,笑道:“王大人,别来无恙。”

这一声‘大人’颇有深意。

如今宁王还是个‘反贼’,不论宁王私自给手下委任什么官职,那都是名不正言不顺。

马文会这么称呼王升,那便表明他是投诚宁王的。

反观马文会身后的三个老头,面色就不怎么好。

王升似没关注这个称呼,起身回了个礼:“马老爷、钱老爷、李老爷、张老爷,请坐。”

几人落座之后,王升便表明来意:“诸位也该知道了,如今我为宁王办差,宁王心系百姓,来太原便是为了赈灾,只是无米难为炊,今儿请诸位来,便是想请诸位想想法子,把这粮给凑出来。当然,宁王也不会干那强抢之事,你们能拿多少粮来,宁王便按往常粮价付多少银子。”

这话一落,除了马文会外,另外三个老头纷纷蹙起眉。

按往常粮价买粮,这还不叫强抢?

如今太原粮价可比往常高出一二十倍!

但三人即使不爽,也不敢直接跟王升呛声。

毕竟宁王二十万大军就驻扎在太原县附近,且清源县衙里也守了不少士兵,他们还担心惹恼了王升,今儿便回不了家了。

马文会目光扫视众人一圈,斟酌着开口:“王大人,让我们出粮不是不可,只是清源七八万百姓,凭我几人之力,怕是也杯水车薪,我等要凑多少粮才够?”

他也不傻,他虽愿意投诚宁王,但到底马家的根基还在清源。

宁王得罪不得,清源大户也不能得罪,只能在中间说和,看看能不能想个折中的法子,比如宁王这粮少要点,他们大户少出点,大家不至于这么肉疼。

事缓则圆嘛。

王升看向他,轻笑:“我等也不是强盗,既是赈灾,这粮自然要送到真正的灾民手里,马老爷,我听闻你前些日子为救百姓,带领上万百姓围了县城,痛骂黄县令,勇气可嘉,在下钦佩。这清源县如今无了父母官,正需要你这样爱民恤物的贤良造福百姓,不若这样,这清源县令一职便由你来当,赈灾抚民的差事,也托付给你了。”x33

马文会顿时一脸懵。

咋说着说着这赈灾的锅还甩他头上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