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不贵于无过 (第2/2页)

加入书签

好在,周处毕竟是周处,尽管他退隐出酒肉江湖,名声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但终究还算是一个“名头”。一家外村人在郭固集开馍铺,请周处去做伙计,一来,馍铺的确需要帮手;二来,外村人也想借着周处的名气照拂自己。

馍铺里还有一位五十来岁的伙计老孟,是临近孟庄村的。老孟住在馍铺里,自己立灶开火。每次做了好吃的,比如包饺子、炖羊肉什么的,老孟都要首先给周处送去一碗,平时也表现得毕恭毕敬。吃着饺子喝着羊肉汤,周处偶尔也会和老孟抿上两盅村酿浊酒。面膛发热时,周处会喃喃地感慨:“人间自有真情在啊!老孟,好哥哥。”每当这时,老孟总是笑嘻嘻地,一幅受宠若惊的样子。

尽管不再现身酒肉江湖,村里有红白喜事,周处也是要随个街坊礼儿的。过去,作为“名头”的周处,总会被主家提前邀请为陪客主事的,他也会随个比一般街坊多得多的大礼,指挥着前来捧场随礼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陪着贵客们喝酒吃肉。现在,周处只是作为平常街坊随个街坊礼儿,在一般席面上,和街坊们象征性地喝上几口。

一次,一户街坊家里办红事,周处照例去随礼吃喜酒。同席的还有“顾荣”。原本半斤八两不倒的周处,这个时候,两杯村酿下肚,就有点舌头发硬。“顾荣”还要劝酒,周处仰脖灌下一杯冷酒,结结巴巴地说:“喝酒要和真人喝。和有些人喝酒,伤身伤心,还丢人!”

同席的街坊听到周处的话,几乎不约而同地瞅瞅“顾荣”,连忙打圆场:“喝吧喝吧。”

“顾荣”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出来周处是在指鸡骂狗,他也灌下一杯酒,讨好地看看同席的人,阴阴阳阳地说:“啥针的棒槌的?酒是真的,肉是真的。其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吃不到嘴里喝不到肚子里的,都是假的。”

周处瞄了“顾荣”一眼,想发火儿,却还是忍住了,他不冷不热地说:“我原来的酒肉都进了狗肚子里。狗吃了肉喝了酒,还会摇摇尾巴嘞。有些人连狗都不如。人家老孟,没喝过我一口酒,没吃过我一块肉,却是真弟兄。”

“顾荣”灌下一杯酒,撇着嘴角说:“你以为人家老孟对你是真好呀?人家那是怕你!”

周处举到嘴边的酒杯哆哆嗦嗦,他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冷酒顺着他的手腕,淌进衣袖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