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推举桓王,皇柏松! (第2/2页)

加入书签

“是,陛下!”

说罢,李文胜看向桓王,缓缓说道:

“臣举荐桓王,有三点!”

“第一,老桓王乃是一代军神,当年扫平西乱,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又拒绝了所有赏赐,更是卸下一身重任与荣光归隐,导致如今桓王府凋零至此臣之所举,便是想替朝廷,补偿老桓王当年之功!”

洪宇帝点了点头:

“你说的倒是有理,继续!”

李文胜于是又缓缓说道:

“第二,臣当年在三清学宫求学,臣先生的师兄袁邦清先生,所主修的便是兵法,他修有兵书十二卷,现藏于皇室书阁,于我朝培养军中人才所用,乃是大开大合之兵法!”

“袁邦清朕似乎听闻过此人,不过这跟桓王有何关联?”洪宇帝问道。

李文胜随即正色道:

“但据臣所知,其实桓王乃是袁先生当年门下秘传弟子,更甚者,那十二卷兵书中,其后四卷,是桓王殿下继承王位之后所修!”

说罢,他看向桓王,淡淡一道:

“我说的没错吧,桓王殿下!”

闻言,众人一惊,袁邦清的大名,就连朝堂诸公都有所耳闻,更别谈军中将领了,当朝军中有几个将领没有研修过他所修的十二卷兵书?

而这桓王,就更不得了了!

当年京都流传一句话,生子当如皇柏松。

老桓王中年丧妻,又常年带兵在外,府上只有尚未成年的皇柏松一人操劳。

但就在老桓王出征的那几年间,还是世子的皇柏松却将桓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更甚者,其势力之大,引得无数权贵争相交结!

而与之相对比的,便是当年的王枭!

这二人,真是“一黑一白”截然相反,当年京都权贵有多欣赏皇柏松,就有多厌恶王枭!

只是时过境迁,自从皇柏松承袭王位后,不知为何便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老桓王也卸下军中之职,从此再也没有过问朝事了!

但却没想到,那十二卷兵书之中,最为精髓的后四卷,竟是此时的桓王所修!!

一时间,朝中武官都向桓王投去了震惊的目光。

但只见桓王缓缓侧身,一脸平淡的看向李文胜,始终没有言语。

洪宇帝眉角一挑,淡淡说道:

“还有一点呢?”

李文胜闻言,淡淡一笑道:

“陛下,这最后一点,就如老齐王所言,北境需得一位皇室儿郎坐镇,臣看桓王殿下,应当足以担此大任!”

话音落下,只见那老齐王的表情,就如同吃了屎一般的难受,各间滋味,难以形容。

随即洪宇帝淡淡一笑,缓缓看向老齐王,淡淡说道:

“齐王叔,你看这人选,可还符合你的心意?”

老齐王嘴角一抽,随即讪讪一笑道:

“陛下说笑了,老臣不过是帮助陛下提提想法罢了,此事最终的决策,还是得由陛下来决定!”

老狐狸,你现在怎么不硬了?洪宇帝心中鄙夷道。

说罢,他又缓缓看向皇柏松,淡淡说道:

“柏松,你对于李首辅的举荐,可有什么想说的吗?”

皇柏松顿了顿,随即将目光从王枭的身上收了回来,作揖说道:

“陛下,臣不问朝事多年,实在不适合当这个官,还请陛下,另择贤臣!”

诸公心中一阵诧异,这种翻身的好机会,桓王就这么放弃了,就算陛下实在无意,一般人也好歹会争取一下才是啊。

但洪宇帝眉头一蹙,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当真是多年不闻朝事吗?”

闻言,皇柏松神色微微一变,吞吞吐吐道:

“臣只是臣”

“行了,你胸怀大志,又有才能,是你不,是老王叔当年想得太多,让你这个麒麟之才埋没了近二十年!”

“都快二十年了,你还不愿出来帮朕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