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内黄小吏 (第2/2页)

加入书签

故常思带领原内黄吏兵脱离黑山军。

恰魏郡士卒谋逆,献城于冀州牧壶寿和于毒。ъiqiku

众兵四处劫掠,我家曾受袁公恩典,思袁公恩德。

便趁机率本部人马护佑袁公及官吏家眷出城,屯于斥丘县。

现正在城中,安然无恙!”

袁谭大喜道:“既如此,君母无恙矣!”

他心中总算明白历史上袁绍怎么逃过这一劫的,因为无间道啊!

袁军中出了二五仔,壶寿和于毒才能攻破邺县。

但他们的流贼本质,让他们破城后第一时间没去控制袁军的家眷,而是四出劫掠。

于毒军中也出了二五仔陶升,趁机护佑了袁军的家眷。

“陶升你立此大功,我当如实上报家翁,想来军中将官,也会感激于你!”

陶升再拜:“升愧不敢当,大公子既在,某当令人打开城门,迎大公子进城。”

袁谭点点头,道:“好,你可领本部人马驻扎于北城门处,其他城门,暂由我军接管!”

陶升大喜道:“唯!”

袁谭既然安排一个城门给他驻扎,也就是接受了他的投诚。

如此一来,终于可以摆脱黑山贼的标签,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陶升的表现实际上反应的是冀州士族大家和寒门对黑山贼的看法。

虽然汉灵帝接受了黑山贼,并封了官职。

但冀州的士族大家们,却并没有接受。

在他们的心中,黑山贼就是叛贼。

而黑山贼虽然接受了朝廷的诏命,但依旧保持着独立,骨子里的流贼习性并没有变化。

可以说在很多普通百姓的眼中,他们就是披着官兵皮的流贼。

这也是郭泰、张燕其实在最初反董联盟成立后,站在了关东群雄一边,一起反董。

但很快,他们就再次站到了董卓的一侧,自称听从朝廷之令,开始对抗关东群雄的原因。

(因为他们发现关东群雄这帮以士大夫为主题的群体,打心底不认可他们)筆趣庫

随后公孙瓒接受董卓的认命,出兵冀州时,张燕更是旗帜鲜明的和公孙瓒联手进攻袁绍。

甚至有传言,公孙瓒一口气任命三个刺史,其实源于董卓给他的私信

在陶升的安排下,他麾下四千人撤退到斥丘县北城门驻防。

而袁谭的军队,则接管了斥丘县的另外三个门,以及县中的巡察和防卫工作。

同时,也第一时间向袁绍的大军传递消息,以安军心。

袁绍大军原距离斥丘县不过两百多里,五天都没有赶到。

可见军中慌乱,袁绍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安顿军心。

城中防务安排好,袁谭带着亲兵,由陶升和袁熙引着,去拜会刘氏。

因为从斥丘县并不大,从邺县迁来的家眷颇多。

陶升就征用了县衙和附近的府邸以安顿。

此刻,刘氏就居住在县衙的内院之中。

待到了内院口,袁谭想了想道:“陶升,你且去军中安顿军心吧!”

“唯!”

陶升领命而去。

看守内院门的是袁绍的大戟士,他们平均的身高都在一米八左右,体格雄壮,身穿重甲,手拿大戟、腰胯长刀。

在战场上遇到这种大戟士,纵使袁谭自忖武力值突破七十,一旦超过两个,都不能单身上前。

他们重甲在身,点头行礼:““大公子!”

内院中的婢女,见到袁谭,也都纷纷行礼:“大公子!”

“君母在何处?”

袁谭一脸担忧的问道。

在婢女的带领下,来到内室,透过珠帘,看到了小腹明显鼓起的刘氏。

看这个情形,怀孕好几个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