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掉队和赶上】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些事情本来可以交给鲍比·布莱尔去搞定,但林志超习惯性的这种大生意自己去谈。毕竟他心底的想法,手下是不可能清清楚楚的。

只要将事情谈好,到时候油船下水,鲍比·布莱尔就代表他去签约合同就行。

长江实业。

“什么?你打算移民加拿大?”林志超惊讶的看着李高福,没想到他居然要做这样的决定。

李高福点点头,说道:“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准备移居加拿大,那边政府一直对富豪和技术人才打开大门,而且温哥华的华人开始聚集不少,所以我打算带着家人移居过去。”

林志超顿时沉默起来,他都没有想到,李高福做出这种决定。

不过现在想想,李高福的性格动如脱兔,自变幻中他会发挥强劲的适应和克服环境能力,甚至谋求突破。

早年间,让他去日本推销拉链,很快适应并取得成绩;让他去走私货物去jf区,亦做出成绩;让他去走私货物去奥门和对面,亦很快取得骄人成绩。他就像是一个让人一开始小瞧,然而最后总不会让人失望的人。

当然,正因为他总是渴望寻求突破,也在1957年、1965年看错一些形式,有些冒进,因而受到损失。否则,他恐怕资产已经是两三个亿。

“你难道打算便宜出售物业?这可是账面上的直接损失!”林志超没有打算劝他留下来。

就像冯景禧一样,也准备去加拿大发展,但最终他会发现那边还是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养老;风波平息,自然就会回来。

李高福忍不住看向林志超,终于从中发现一点点端倪,他知道,林志超是想劝他留下来的。不过他决意去加拿大,因为香港此时太可怕了。

所以,李高福说道:“打算出售中环的太平行(12层高,5万平方尺楼面),和位于喜欢的一个未建楼盘,面积65万平方尺。其余物业留在手里,静观其变。”ъitv

李高福最值钱的物业,是上环永乐街的福和大厦(22层)、中环的太平行,每一幢在巅峰时都是价值两三千万。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价格想好了没有?”

李高福说道:“你要是想要,按照市价给我就行!”

他倒没有难为情,毕竟这是生意。此时他的手里,只有两千万现金,不过为了更保险,他决定出手一点物业。

林志超说道:“太平行就800万港币,西环地皮就500万,我给你1300万港币。这个价格呢,按照1965年初的巅峰价格,你要损失60。当然,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我借给你1300万港币,你将物业抵押在我这里。”

李高福马上讲道:“就出售吧!我还有不少物业在手上,赌输赌赢都无所谓。”

他想过,自己是去加拿大发展事业,势必需要个三千多万港币才心安。与此同时,他在香港还有一幢福和大厦、数百个住宅单元和商铺(每幢大厦预留30)、多处花园洋房、多幢唐楼物业等,这些物业在1965年初时,价值高达六七千万港币,如今价值仅剩下两千多万。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让他们和你安排签约,钱就从万国宝通转美金给你,省得你麻烦了!”

他出的价格,李高福在外面卖不出去,又是美金转账,省却他不少麻烦。

“嗯,没问题,还得感谢你帮忙!”

林志超笑着说道:“别说那些了,我本来没有打算走,而是打算静观其变。”

李高福点点头,其实在他看来,林志超就算要抄底,也不会在现在抄底。实际上,外面的物业压根卖不出去,所以还是帮了自己。

但换个角度,他也知道林志超的身家主要在航运上,而现在航运大涨,且航运是可走资产,所以林志超肯定是稳赢的局面。

李高福离开后,林志超摇摇头,这个好友啊,又搞错一次地产形势。他要不是底子厚,财富真经不起这样折腾。

但李高福底子确实厚,在1955年地产风行的时候,他能排进香港前五。所以,他现在身家依旧丰厚。

当然,这也和他凡是都做两手准备有关!

就拿这次来说,若是他在加拿大事业进展不顺,而香港又已经稳定下来;李高福完全可以调转方向,再回香港发展,凭借其再香港拥有的物业,能轻轻松松在1972年上市。

当然,前十大地产商可能与他失之交臂了。

像是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陈曾熙之流,全部家当也可能就1500~2500万,但他们只要在年底开始抄底,那么手中的资金很快就可以翻倍;再加上他们第一时间又进入开发地盘之中,财富增加更快。

郑裕桐就比较厉害了,估计这次抄底至少3000万,因为在1960年其周大福珠宝已经盈利500多万港币;这些年也投资几次地产(建一幢卖一幢模式),自然也是赚到了钱。

还有就是合和的胡应湘、大昌地产的陈德泰,实力也比较不错,但不知道能不能第一手抄底,应该动作不大。

以上就是在1968~1972年的虎将们了!

应该是‘六虎将’——新鸿基、华懋、恒隆、新世界、合和、大昌,而前世的五虎将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当时华懋、大昌都有实力位列其中。

这一世,李超人严重掉队了,当然是因为林志超的原因。

而李高福掉队,则是他自己的原因!

另外一边,李超人眼见香港形势越来越复杂,顿时苦涩起来。

好不容易在地产上,发展了两幢工业大厦(个人占股65,长和公司投资),没想到发生这种事情。而此时他手中的现金,也不过区区260万的现金,工厂还在开工,但盈利已经不多。

他没有想过抄底,因为他也不知道香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他真正想的是,区区260万港币不足以保证一家人在海外过上富裕的生活。不错,他已经打算带着一家人去新加坡避避。

“明月,东西收拾好了没有?”李家成看着妻子、两个儿子,问道。

“收拾好了,可以出发了!只是诚哥,我们真的要去新加坡生活吗?”庄明月不舍的说道。

她不仅仅是不舍香港,也有不舍老公好不容易创下来的事业。

李家成安抚道:“只是去新加坡避一避,一旦香港事情平息,我们立马就回来。而且,我们在新加坡的时候,工厂我会通过电话指挥,不会影响生产和交货。”

在这个时间段,能移民的都是有钱人,中产阶级都不配移民,比如一般公司的企业高层;所以,长和塑胶厂的管理层都没有实力移民,那么他们只能干好当前的事情。

林志超手下的高层,都是有实力移民的,但也只能保证过上基本生活。因为加拿大的移民条件是投资125万港币左右(购置物业也算),而长江实业、长江工业的高层勉强合格而已,环球航运的高层稍微充足一些,但也过不上多好的生活。当然,有林志超以身作则,他们都不会考虑移民的。

因为香港的中产阶层都无法移民,所以香港的实力还在,为后续的恢复立下汗马功劳。当然,富豪们也会回流的。

庄月明点点头,说道:“那就好!说实话,我就习惯在香港生活,新加坡去了好几次,也喜欢不起来。”bigétν

李家成说道:“走吧!我会时刻关注香港的!”

只要香港平息下来,他肯定要回香港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