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扩张扩张】 (第2/2页)

加入书签

就算是几年后,这些客户也不会觉得林志超很精明,因为他们不会相信林志超知晓未来的事一样。而且,这本来就是航运人士该有的本领。

随后,林志超又安排人去欧洲的船务市场打听行情,晚点他再亲自去考察和洽谈。

香港会的蓝厅,林志超和桑达士正在会面,但他谈起需要再向汇丰银行借款三百万美金时,桑达士已经麻木了。

桑达士从未想到,航运可以如此简单、稳定的赚钱,若是说环球航运财务存在风险,身为银行家的他也会进行反驳。因为环球航运目前可以说是‘零负债’,而且那些长期合约显然是‘非常稳定的资产’。

“你的这种模式发展,会持续多久,我很好奇?”

扩张确实快,这让人匪夷所思。

林志超说道:“我有详细的调查过市场前景,以及分析区域战争的影响,所以今年非常关键,是扩张船队较好的时机。实际上,伱知道的,环球航运的财务非常健康。”

假设此次购船的资金在500~550万美金,实则只需四个月时间,便全部还清,甚至还用不着那么长的时间。

桑达士点点头,环球航运的财务很健康,是因为他们手握大量的长期租约,使银行非常放心。

“贷款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明天你来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去项目部。”

“好”

随后,林志超试探性的问道:“假设我想造新船,汇丰银行是否可以提供贷款?”

桑达士一愣,随即说道:“我想汇丰银行还没有改变对航运的看法,如果贷款巨大,汇丰银行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若是造新船,你只能靠自己,也许我们可以提供少量的资金。总之,目前还是在保守的给你贷款。”

一艘新船大概是旧船的三倍价格,同样吨位的油船,又比货轮价格高。

所以,在桑达士看来,林志超还没有实力去造新船,还是老老实实经营二手船比较好。

林志超这时候说道:“桑达士,我时常在日本考察,发现如今时代在变,日本在战后并没有一蹑不振,而是埋葬痛苦,急起直追,他们现在已经可以造出媲美欧洲的货船,但价格比欧洲便宜三分之一。”

在1949年美军占领日本当局,批准日本造船业重新开工至1956年。而据林志超所知,前世在1956年,日本仅用七年时间便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

桑达士不服气的说道:“但他们毕竟是从欧美学的,论经验,论技术,他们只能算是小学生。”

林志超不置与否,现在争辩这个,还有些为时尚早。

反倒是桑达士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突然夸奖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来?”

林志超说道:“只是觉得这可能是个好机会!日本人这两年发展很快,工人工资势必水涨船高,那么航运竞争力也会减弱。再加上他们的外汇管控严格,到一定时间,我觉得他们更愿意租船。”bigétν

两人是朋友关系,林志超分析一下这些行情给桑达士,目的也是让桑达士看到他的远见,以后扶持自己打造新船。

桑达士大概会在1954年上任项目部经理,届时便是大权在握的财神爷,林志超岂有不提前打好关系的道理。

“有道理!看来你盯着日本的市场,就好像拥有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确实。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将船租给欧美的客户,不过显然现在还不到时候。”

两人在愉快聊天的时间度过,突然老马登和小马登走向两人,再次偶遇。

香港那么小,香港会又是英人的会所,倒也很正常。

众人打打招呼,林志超和老马登都从未提及两人的‘勾心斗角的事’。

但显然,老马登对‘打赌’的事情还耿耿于怀,便忍不住问道:“林先生,你现在一共拥有很庞大的一支船队吧?”

林志超笑着说道:“不敢这样认为,能称之为庞大,那应该是像西方那样的船王们拥有的船队。实际上,我才刚刚进入这一行而已,和会德丰的船队应该都还差一段距离。”

实际上,老马登践行分散投资,这几年确实赚了不少钱,但船队也就增加至25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林志超马上就超过他了。

老马登心情咯噔一下,知道林志超的船队估计也有15万吨左右,才会如此坦然。

“好吧,恭喜你拿到汇丰银行的贷款。”

对于汇丰银行的贷款,老马登也曾试探过,但是被一口回绝;他便反问项目部的人,结果查理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是长约合同才有保证,第二是拿到租赁方的信用状,第三是有人替他担保。

很显然,他一个都做不到。

“谢谢”

随后,双方分开,桑达士忍不住第一次问及两人的恩怨,林志超也没有隐瞒。

“哈哈,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我说你们怎么会认识。”

“不打不相识”

“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马上就要赢了会德丰。”

“我想,那样我好像并不会得到高兴,既然如此,何必显摆呢!”

桑达士便感叹道:“你们华夏人真的很谦虚,我见过很多人都是如此!”

不是谦虚个什么,再过几年,老马登从报纸上也能发现,他已经输得体无完肤。

更何况,林志超在心里知道已经是战胜了老马登,这就行了。

三月下旬,林志超在伦敦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一次性购买了6艘7800吨的25年龄的货轮、5艘万吨货轮,总计11艘船,合计载重量10万吨出头。

此次他算捡了一个小漏,一家英国航运公司打包出售六艘7800吨货船,价格仅50万美金一艘;原因有很大一个是——林志超在英国航运界享有很高的信誉,航运公司愿意将这批二手船出售给他,并提供分期付款。

当然,25年龄的二手船,确实也是比较老。但林志超觉得并没有影响,这些船再用10~15年没有问题,而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他每艘都赚个500万美金以上了。

而此次购船总价为620万美金,虽然环球航运只有540万美金,但毕竟提供了一笔150万美金的分期付款,所以资金毫无压力。

这次林志超在伦敦还受到政府部门的接见,这让林志超感觉得航运还真是有影响力的事业。为了打好和伦敦的关系,林志超准备过一两年,象征性的在英国打造一两艘新船。

回到香港,林志超简单的处理一下公事,便迫不及待前往日本推销。

结果便是新增一家大客户——日本三光航运,他们租下环球航运3艘万吨货轮,租期为4年,每年租金为220万美金一年,价格大概下滑了三十万美金一年,不过林志超还是非常高兴的接受。

山口汽轮、日本轮船分别租下:1艘万吨货轮、2艘7800吨货轮,租期同样是四年,每年租金170万美金(三艘船一组)。

大获全胜!

手下们纷纷被林志超的推销口才折服,让三家航运公司心甘情愿租赁下9艘船,而且还租赁四年。

剩下的两艘船,自然是跑固定路线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