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潜龙在渊】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何爵士好”

“林生来了,请坐!”

何东并没有摆谱,很正式的陪同林志超在沙发上坐下,他知道林志超若是来他办公室,大概率是公事,所以公事就要公办。

助理为两人泡好茶,便退出办公室。

“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莫非有什么商业合作项目?”何东主动询问道。

林志超放下茶杯,爽快的说道:“这次来,是看上何东爵士的两幅物业,所以想来问问你的意思。”

何东意外的说道:“喔?尽管说,我看看能不能出售!”

他还没有到一定要出售物业的地步,更何况现在物业价格也卖不出价格。但既然林志超主动询问,只要不是收租很好的物业,价格又合理,也可以出售。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第一处物业,是德辅道那幅约16万平方的商业地皮,我的环球航运目前已经成长起来,但没有一个像样的总部,所以我想修建一幢大厦。”

这幅地皮很值钱,中环的商业地皮,并没有下跌多少。在1947年,中区一幅14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最终被中银以25144港币每平方尺拿下,合计350多万港币。

而德辅道也是传统的银行区,地段也非常不错,所以这幅地皮不会低于400万港币。(ps:前世在1959年,被恒生银行以550万港币的价格拿下)

何东闻言,随即说道:“这幅地皮一直空着,价格合理,就可以考虑出售。我年龄大了,也不想再进行建设。而且你都说了,希望给环球航运建一幢大厦,这个当然可以成全你!”

他买地皮,是打算炒的,包括1947年和中银竞价时,也是这个想法。

林志超高兴的说道:“谢何爵士,晚点让律师和属下谈价格?”

这种事情,当然不用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来交谈,以免伤和气。

何东点点头,随后又问道:“另外一处呢?”

林志超随即说道:“位于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16至20号及加拿分道40至46号,这些物业我想替朋友拿下,他手里有些钱,所以想买下来做长期收租,以后用于重建。”

何东一听,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地方的物业,都已经破旧,而且都是形形色色的租客,算不上他手里的好物业。

“这个也可以出售!”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准备让职员和律师联系贵公司。”

何东点点头,随后难得打趣的说道:“这次出售物业后,你可别再看上我的物业了,我家底就那么点,哪里经得起你这个船王的窥觊,我还想留着给后人收租呢!”

你后人确实只会收租,没有一个有商业头脑!儿子是没有商业头脑,孙子是二世祖,只知道变卖家产。幸亏你留的财富够庞大,他们花都花不完。

林志超如上的想到。

其实,何东后人也有一个有商业头脑,那就是他和护士的私生子何佐芝。但何东死之前,只准何佐芝继承5万港币的财富。但何佐芝虽然传媒上失败,但也其它事业却很有成就,后来也成为了大富翁。

“您放心吧!其实这次我也就是缺一幅中环靓地,那个尖沙咀住宅不过是询问一下你,你若是不出售,也无妨。”

“哈哈,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提了,就一道谈谈吧!”

“好的”

告别何东之后,林志超在路上思考起来。

购买德辅道的地皮,可以从长江拉链凑出300万港币,不足的部分,则从环球航运里抽取。而香港的商业地产,自然都是挂在长江置业旗下,将来也不会上市。

环球航运也不会上市,因为没有必要,但可以拿出部分船只,组成一个公司进行上市,亦或者借壳上市。总之,环球航运的未来,旗下有合资航运公司(和汇丰),有单独的航运公司(独资,船只占比较多),亦有上市的航运公司(少部分船只)。

而长江工业是不上市,旗下可能会有上市的工业股,但仅限一部分业务。

长江实业(发展地产为核心的业务)要上市,但长江置业(商业地产,即收租物业)不上市。

回到环球航运,林志超审查了公司的财务报表。

十月份的租金全部到账,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本月盈利可达100~110万美金。若是按照520万美金的净负债计算,本月的利润再偿还,相当于净负债仅410万美金,截止明年二月底,可全部偿还债务(不算30万美金利息)。

当然,这些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是不可能提前偿还债务的。第一波汇丰银行的借贷是明年六月还清,第二波船务公司的分期是年底付清,第三波是汇丰银行的借贷,则明年九月份还清。

今年至明年,林志超要从环球航运至少抽取100万美金(560万港币),用于抄底物业。这点钱,并不影响环球航运的发展。

按照目前的月盈利100万美金计算(大概),明年三月至年底,便是1000万美金的盈利。仅这部分资金,大概就可以购买15万吨左右的二手船只。

这和林志超对环球航运明年的规划,大致差不多。

因为考虑到日本市场的容量,以及风险性的预估,1952年增加15万吨的载重量,是相当合理的。毕竟若是发展过急,林志超也担心发生功亏一篑的变化。

当然,明年三月份可能借贷一部分资金,提前完成购买一部分船只。这样一来,先购买的船只,当年自然可以创造很多利润。

而这些利润,就可以拿去投资其它实业,这样才显得分配合理。

“咚咚”

“进来”

副总经理冯永发走进林志超的办公室,工作状态非常的好,一目了然。

林志超心底满意员工的工作状态,说道:“准备招募80名高级海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记住,都要华人。”

冯永发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一定精挑细选。”

何谓精挑细选,社团背景的肯定不要,当然如果对方不讲出来,也是可能混进来的。但经过环球海事学院的培训,以及环球航运的企业文化,其实大家最后都不会再替社团做事。

环球航运的海员上岸后,偶尔会举办一些团建活动,公司进行组织,还提供大餐。总之在现代化企业模式的管理下,大大增加了海员对公司的归属感,重要的是,环球航运不存在压榨海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