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3章华盛顿谈判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次偿债谈判要考虑多种可能性,包括提前偿还贷款,组合型还贷计划等等,还要考虑债务人的偿付能力。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国际债权人拿出减债的诚意,否则都是空中楼阁,很难达成最后的协议。

说到底,选择权还是在你们手上。”

吃了一次大亏,法国人也不再坚持以前的强硬立场,总统特使让-米涅-佩里埃神色认真的点头回答道;

“巴黎政府已经为金融界做出了一切该做的事,将会极力促成债务重组谈判,希望能够尽早达成相关协议。”

“但愿如此吧。”英国北美事务特别代表亨利-林德男爵态度没有那么热切,接口应道。

基于三国利益,英方虽然不满法国绑架式的鲁莽行动。但考虑到欧洲力量平衡版图中,无法缺少法兰西这一重要板块,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相比较法国,英国现在更头疼的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大麻烦,那就是德国。

1888年,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继位以后,实在无法忍受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保守政策,于1890年3月公开解除了其首相职务,给予陆军元帅海军上将的空头衔。

从此无人制衡,德国进入了真正的威廉时代,其代表性就是“世界政策”,这是一种与英法唐俄争夺殖民地的扩张政策,攻击性极强。

尤其是在非洲

德国积极扩张的身影随处可见,迅速成为了非洲殖民热潮中的主要玩家之一,占有的大片殖民地也仅次于英法两国。

在积极扩张的同时,威廉二世注重发展军事力量,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德国克虏伯公司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连年翻番。

威廉二世访问英国时,非常羡慕皇家海军庞大的舰队,立志于打造一支能够与世界的德国地位相符合的强大海军,而这无疑触动了英国人的敏感神经。

虽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英国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的表哥,但在触极英国的根本利益上,根本没得谈。

所以现在英国对德国崛起深怀警惕,已经在逐渐疏远与德国的关系,拉拢法兰西成为抗衡德奥俄三皇同盟的主要力量,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欧洲形势的变化,让英国对外政策也产生了变化,削弱法国不再成为a选项,在应对北美问题时,英国人调门也就产生了变化。

“注意那些英国佬,他们可能会出卖我们的利益,去满足法国人的胃口。”外交部次官林峰子爵走到一边,小声的嘱咐凯雷德-弗雷奇中将。

他从方才英国人的表态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味,所以过来提醒一声。

凯雷德-弗雷奇中将眼神一凝,转过脸看了一下英国北美事务特别代表亨利-林德男爵,点头应道;

“这是我们的主场,无论英国人也好还是法国人也好,必须按照帝国的规则去玩牌,否则我们也可以掀桌子。”

“没错,法国人这场谈判的主要对手是我们,是一场强强对话,也必将是一次精彩的国际谈判。”林峰子爵端起手中的香槟酒杯喝了一口,眼神中充满期待。x33

即将开启的这场国际债务重组谈判,将会是唐法两国间的角力,将是外交官大显身手的舞台。

一个多月后

华盛顿

以法国各债权银行和大资本家为主组成的国际债权委员会,与大唐帝国北美事务大臣潘守国勋爵领衔的多国代表团,在这里展开了针锋相对债务重组谈判。

谈判伊始

双方就债务减让比例,展开了激烈交锋,由于立场差距较大,双方经过多轮谈判都未达成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

潘守国勋爵直接宣布第一轮谈判失败,当前国际债权人的情绪和立场不适合继续谈判。需要在冷静以后,择机重启谈判。

至于第2轮谈判时间,可能是明年的某个时间点,但目前不能确定。

这一表态,直接让法国为首的国际债权银团傻了眼,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

法国弗朗索瓦总统紧急发来协商电函,被大唐帝国政府直接拒绝,回复没有讨论的余地。

再看看马里兰州汇集的约45万大唐帝国军队,法国人终于明白了些什么……

以法国为首的国际债权银行始终没有摆正位置,殊不知谈判的主角已经更换,原本的强势地位已经沦落为劣势。

达不到大唐的要求,债务重组谈判遥遥无期。拖个一两年也好,年也好,债务国方面指定不着急。

正好借此机会养精蓄锐,好好的回一波血,反正没啥损失。

至于法军占领的“哥伦比亚争端地区”,愿意占就占着呗,现在是各扫门前雪。

有大唐帝国军队镇住场面,法国远征军也不敢乱来。拖得越久,国际债权人损失越大。

当前最大的分歧点是;

多国代表团要求以未清偿本金为基数,即3632亿唐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债务减让。

国际债权银团则以上一份债务重组条约中,未清偿的债权本息近8亿唐元为基础,进行一定比例的债务减让。

这包含未来二十几年产生的巨额利息,当然对债权银团更有利。

客观的讲

国际债权银团的诉求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是有白纸黑字的国际条约,是债务国应该履行的国际偿债责任。

但大唐帝国为首的多国代表团诉求也站得住脚,因为大唐帝国是北美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拳头大,拳头硬就是最正确的道理。

(本章完)

yetianlian。yetianlia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