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8章:历史车轮的惯性 (第2/2页)

加入书签

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

叶、项对从江南撤兵到江北一事,再次产生了分歧,延州新发过的措辞严厉的电文,很随意地搁在了桌面上。

“江南根据地,是同志们辛辛苦苦创建的,就这么撤到江北去,拱手让给遭殃军太可惜了,这是同志们用鲜血从鬼子手中夺过来的。”

红军主力长征后,项政委一直在南方坚持领导游击战,深知创业之艰辛,好不容易才在江南富庶站稳脚跟,遭殃军一封皓电,红口白牙,就想得到新四军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根据地,他的确有些不甘心。

叶军长心里也不好受,但延州的命令也得执行,所以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会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项,中央的命令是让我们在一个星期内撤到江北去,他们得到了可靠情报,姓顾的正在调集部队,随时有向我们动手的可能。”

“叶军长,怕什么,这么多年他们对我们动手少了?我们不也坚持过来了吗?

对于顽军的进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待遭殃军就应该像黄桥战役一样,以牙还牙,一味地退让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叶军长在新四军的地位比较尴尬,他在军中的资历并不比项政委低,甚至还要高;

羊城起义失败后,他奉命去了国外,在国外的那段日子里,他一度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也脱离了组织。

一直到30年春,武豪去汉斯猫的伯林,发现他对革命失去了信心,就给他做起了思想工作,这才让他对革命重新树立起了信心。

同样面对革命低潮,项政委则选择了坚持,三年游击战,南方八省游击队能够在遭殃军的统治中心坚持下来,项政委居功至伟。

新四军军长人选是双方妥协的产物,是光头强在新四军中埋下的一颗不稳定种子,玩这个是他的强项。

光头强擅于伪装自己,叶军长对他的反动面目还是看的不清楚,四支队高支队的事让他与新四军其他高层之间产生了间隙,有了裂缝,他说话就不太好使了。

其实大家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焦虑,但由于方式方法的差异,加上光头强有意挑拨,这使得新四军领导班子之间,并不像八路军那么亲密无间,这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

平时还好一些,一旦遇到这样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虽然叶军长的初衷是为了新四军军部好,但反而引来了项政委的反对。

“叶军长,离延州给的期限不是还有七天嘛,我们还是可以向组织表达意见的;

这样,我给得胜再回一封电文,说明我们的困难,一旦失去了江南富庶之地,我们拿什么来养部队?

我看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

项政委随既宣布了散会,那份电文还是很随意地被收了起来,新四军军部再次错过了撤到江北的黄金时期。

如果早一点撤到江北,三、五战区的八万遭殃军就不会部署的那么周密,军部有可能躲过这一劫;

历史不容假设,继续朝着它固有的轨道隆隆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