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当地生活体验,合法的那种? (第2/2页)

加入书签

“然后我答应了,结果把我带到一个小巷子里,跟我说那是传统区,参观拍照都要收费。我那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说你们这不是骗人吗?就一把推开他们,跑出那个巷子了。”

“结果,第二天一出门,就被一群人堵在巷子里打了一顿。”

说着,他笑着摇摇头道:“那会儿还是年轻,换成现在早就破财免灾了。”

楚立看着周围琳琅满目的街道,和来来往往,穿着时尚的游客有些咋舌:

“这么大的一座旅游城市,怎么不好好管管治安?”

蒋哥点点头:

“管啊!现在这不是已经好多了嘛!过去当街被抢都不奇怪!现在顶多是在外城街道上遇到坑游客钱的,但这种哪个旅游景点都少不了啊!”

楚立摇了摇头,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要重新调整心态了。

他之前还是被这里现代化的生活和精美的建筑蒙蔽了,下意识的用那一套有些理想化的观念来看待这个城市和国家。

但这里毕竟还是一个全国青壮失业率高达30的国家,外表即便再怎么光鲜亮丽,太阳之下必然隐藏许多阴暗。

这里的传统建筑大多都是白色,很有地中海风情。

一路上,楚立发现这里许多小吃,像咖喱炒肝,牛头肉,酿辣椒,鱼肉,羊排等等,都是用烤饼子夹着吃,又很有中东特色。

再加上不少当地人那张柏柏尔人特有的面容,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一览无余!

托同胞们到哪儿都喜欢买买买的福,楚立两人不管走到哪里,商贩看到他们这张大夏人的脸,都会热情的招呼他们。

蒋哥带着楚立一路来到当地一座大的集市,这里主要是卖得衣服和鞋包。

从花纹特点上来看,很有当地色彩。

楚立想到如果自己接下来要穿越撒哈拉沙漠,肯定少不了背包和帐篷。

于是,他就主动让蒋哥带他到几家皮具店看看。

“多少钱?”

楚立看着手里不怎么起眼的靴子惊讶问道。

对面的店主竖起两根手指:

“3000迪拉姆!这是用牛的头层皮手工做成的,里面是柔软的小羊皮。试试吧!”

楚立摇了摇头,遗憾的放下靴子。

店主见状连忙说道:

“朋友,你买两双嘛,我可以给你打八折!这是老师傅手工制作,很有我们的民族特色!”

楚立直接用阿拉伯语说道:

“我只带了50迪拉姆。”

店主听完直接就不劝了。

其它卖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店铺,里面的东西也是一个比一个贵!

毛毡的帐篷基本上售价要12000迪拉姆。

而楚立刚才问过集市门口那几个负责抗包的女人,她们从凌晨四点开始徒步抗几十上百斤的大包,一天要走几十公里,才能赚一百迪拉姆。

然而,这些女人就靠着这100迪拉姆要养活一家几口人!bigétν

这意味着几天后,楚立如果想靠抗包攒钱买物资,光一个帐篷,他不吃不喝干到任务期限结束都买不起!

他想到当时看着女人背着夸张的货物,甚至固定绳索都绑到脖子上了!

女人扶墙喘息时,楚立想要上前帮它把货物放下来好让人先休息一下,直接被一旁的其他背货女人拦住了。

他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那些女人是怎么说的:

“不敢把货物放下来休息!这样就很难站起来了!累死也要站着死!”

“呼——!”

看着这些女人背着自己永远也买不起的商品,每日就为了100迪拉姆压弯着腰奔波着。

楚立走出集市时,久久不能释怀。

此刻,他已经明白,在当地攒钱买装备的难度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

他表情认真的对蒋哥说道:

“蒋哥,这里什么活计能短时间赚大钱?合法的那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