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5章扶上马送一程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古巴省,吕宋省,宿雾省和棉兰老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10多年来皇家内务府的大力投入,业已焕然一新。

这些海外省和边疆省具备了很好的条件,不至于从头开始,在帝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不大,全加起来也不过就是4~5这样。

这些地区主要经济成分以农牧业和资源业为主,占据了8~9成以上的比例,工业化程度较低。

比如古巴,主要经济成分就是烟草业和蔗糖种植业,这是传统的优势产业,发展其他的农业项目和运输,海洋捕捞等等,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难以形成主导产业。

比如哥伦比亚,优势产业是咖啡种植园,蔗糖,金、煤、铁矿产和世界闻明的绿宝石矿藏,农业以玉米和木薯为主,如今开始广泛种植华人喜爱的稻米。

比如原安迪斯总督府辖下11省,以发达的农牧业著称,牛羊肉类产品和羊毛,皮革加工,优质葡萄酒大量销往欧洲及北美市场。

分封之后

这些海外省和边疆省本身就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不至于从头开始。其在帝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不大,全加起来也不过就是5~6这样。x33

这些地区主要经济成分以农牧业和资源业为主,占据了8~9成以上的比例,工业化程度较低。

上述15个省人口总计1100万,平均下来每个省72万至78万人左右,有的省份人口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最多的吕宋省总人口130余万,最少的南美洲最南端几个省,人口大都在二十几万至40万之间。

藩王们做得好了锦上添花,做不好了亦无关大雅。

这其中自然有肥有瘦,以帝国皇帝李察崇高的威信,无论朝臣还是嫔妃都不敢置喙,皆以圣皇陛下一言而决,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当然了

对这些藩国也不是完全放任,按照皇帝李察的意思,18家藩国每年由皇家由务府拨款3,500万唐元,扶持藩国建设。

这3,500万唐元资金规模,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直接拨款约占1/3,即每年1,200万唐元左右,总共为期15年。

这笔钱从皇家基金每年的投资收入分红中拨付,属于帝国皇室对藩国的直接扶持,每个藩国年均六七十万唐元左右,平均分配为主。

一部分属于低息长期贷款,年利率12,,每年投入资金总规模2300万左右,占据资金总量的2/3,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即1900年为止。

这笔钱由皇家内务府审核项目,皇家红橡树银行具体发放到位,属于帝国皇室的扶持性长期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工农业发展,码头道路,交通桥梁,水库水电站等等建设项目。

具体项目一案一审,不搞平均分配,用于支持更有前景,更有潜力的项目,

都说难得天下父母心,皇帝李察同样如此,对一众藩国并不是分出去了事,而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各藩国同样实行唐式君主立宪体制,藩国庭臣每周觐见国王,这使得国王在很多事务上拥有决定性影响力,能够左右朝政。

藩国事务聚焦于经济和内政,这使各藩国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用分心他顾。

这一切

都体现出帝国对这些藩国的扶持爱护,体现出帝王意志,不经意间流露出丝丝温情。

皇帝李察纵然子嗣众多,以大唐帝国疆域之广大,安排起来也轻松不费力。

帝国现有六十六个省,分封出去15个省以后还有51个省,再加上帝国政府十几个部及皇家直属总局,署,各大财团及垄断性寡头企业,随便哪里不能安插?

龙生九子,各个不同。

并不是每个皇子殿下都是雄心勃勃之辈,还有一大票安于享乐,或者醉心于艺术戏曲及文学之类的皇子殿下,只要在某个财团挂个名头,每年多领取一份丰厚的酬金就心满意足。

每天吃喝玩乐不香吗?

享受荣华富贵,听歌宴乐不好吗?

对这些难以成才的皇子,皇帝李察也不过分苛求,大体上任其自生自灭罢了。

以大唐帝国的豪富,成年后赐府别居的公爵(注;无名号公爵),每年从皇室内务府领取的薪俸定例也不过是62,000唐元,再加上四季六节皇室赏赐,珍玩瓷器,衣食布料贡品,折算起来,公爵府一年也就是十多万唐元的样子。

全加起来也没多少开支,完全是小事一桩。

这里特别要说明;分封的藩王是没有薪俸定例的,藩国每年还要上缴数量不一的贡赋,承担当地驻军的部分开支,这属于藩臣义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