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6章南下威远堡 (第2/2页)

加入书签

“放心吧队长,这事儿我们拿手。”

“那就好,只要把咱们的队伍训练好,不愁没仗打,也不愁没有好地盘可以占,到时候就怕你们照顾不过来呀!”

“哈哈哈,再大的地方我们也不怵。”田福广畅快的大笑起来。

马普切人的祖先是居住在安第斯山地区的阿劳坎人,在印加帝国时期就以骁勇善战而著称。

自发现新大陆以来,南美洲中部高原的统治者由印加人变为了西班牙征服者,阿劳坎人顺理成章的成为西班牙人最为头疼的美洲原住民。

在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中,阿劳坎人涌现出诸如劳塔罗抗西英雄,但由于生产力落后,最终还是在西班牙的军事压力下逐步向南迁移。

马普切人至今依然是以部落为主的松散社会结构,所谓的“巴塔哥尼亚王国”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在反抗智利和阿根廷人军事入侵时期,1860年法国冒险家奥雷利耶-安托万来到这里,被当地的印第安部落推举为国王,成立了名义上的“巴塔哥尼亚王国”,其实对分散在广阔南美大平原上的印第安部落约束力几乎等同于无。

“patagon”在西班牙语含义亦为指大脚的人。

南北长2000公里的巴塔哥尼亚,就是美洲的大脚,延伸在南美洲的最南端。

它位于科罗拉多河与美洲大陆南端的合恩角之间,面积达90万平方公里,最宽处约1460公里。

其南方接壤南极洲的冰冷雪域,北方则是草长马肥的帕潘斯草原,巴塔哥尼亚位于其间,蕴藏着无数肥沃的草地。

这片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地区,还是偏僻的代名词“fisterrae”(西班牙语),意思是;地球最终的尽头。

经过13天的航行后

这艘2000多吨的蒸汽货船抵达威远港,并在下午2:00许靠上了码头,这时候天空更蓝,阳光灿烂,无边无际湛蓝的大西洋风平浪静,成百上千只海鸥上下翻飞。

威远港这里正在修建钢筋混凝土的永久码头,远航抵达的蒸汽货轮停靠在木质栈桥上。从船上下来,吴二宝等人惊奇的四处打量这片位于内陷海湾的半环抱港口,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照在身上的温暖阳光让人感觉舒适,威远港南方有一座数百米高连绵山岭一直延伸到海中,将这个港口环抱在内,一条大河从内陆蜿蜒而至,在这里入海,带来了充沛的淡水资源。

举目望去,远处的森林郁郁葱葱,无边无际,果然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呀!

“看什么看,给老子干活。”

不远处传来隐隐的喝骂声,还有鞭子抽打在人身上发出的惨叫声,这一幕不和谐的情况吴二宝看在眼里,只是轻笑了一下便不再关注了。

码头干活的是1000多名印第安奴隶,他们在手握皮鞭的监工督促下,正在沿着海边修砌石墙。

另外有一些印第安奴隶被赶过来卸货,在距离码头不远处就是威远堡镇,从这里能够隐隐看到帝国的双龙旗迎风飘扬,象征着征服的脚步。

进入镇里,立马便热闹了起来。

这里来来往往的绝大多数都是华裔面孔,有军人也有平民,还有很多倚门卖笑的印第安女人搔首弄姿,镇上开了很多店铺,人流熙熙攘攘相当热闹,充满了拓殖初期的那种粗犷和狂野味道。

共同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带着枪械武器。

吴二宝一行人的抵达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类似他这种来到南美洲打天下的华人团队太多了,到处一抓一大把,压根也不稀奇。

他们刚刚来到镇上,就看到不远处发生一阵骚动。

定晴看过去

原来是一些骑着马的华人武装民兵吆五喝六的来到了镇上,这些人战马前的布袋子里血迹殷然,装得鼓鼓囊囊,还有很多人驱赶着牛羊和双手捆缚着的年轻印第安女人,一路招摇过市。

不用说,肯定是打猎回来了。

“头儿,我喜欢这里,已经被刺激的蠢蠢欲动了。”说话的是弗格森,他凑了过来用舌头舔了一下干涸的嘴唇,眼中露出火热光芒。

吴二宝白了他一眼,命令道;“没规矩,喊队长。”

“是,队长,我感觉这里才是男人该来的地方,空气中都弥漫着征服的野性味道。还有弟兄们在船上都憋了两周了,您看等会儿是不是给我们放松一下。我已经打听过了,这里的女人用一次只要一角钱。”

“先安顿下来再说,别特么讨价还价。”

“遵命,队长大人。”

喝斥了手下一顿,吴二宝一行很快便安顿了下来。

由于他们自己携带了充足的物资,便在镇外距离河边不远处的一处平地上扎营,用20多辆大车围了一圈,展开10座帐篷,然后从森林里砍下一些树枝形成篱笆,挖了几个土灶便完事儿了。

物资都集中在营地中间,还专门为带来的羊和鸡鸭建造了单独的围栏,夜里派遣民兵轮流值守,完全是按照军队中的条例规范施行。

吴二宝这几天也没闲着,安顿下来以后,便四处拜访旧友,顺便到威远堡附近的驻军那儿点个卯,先混个脸熟,并且拉了拉军中关系。

在这里真正有危难的时候,还得指望当地驻军救援。

几天下来,把附近的情况也摸的差不多清楚了。

远征军和华人武装民团个个如狼似虎,在威远堡周边一两百公里范围内,印第安部落几乎绝迹了,想要找到印第安人就得继续深入潘帕斯大平原,去寻找那些消息闭塞的印第安部落打猎,没有马肯定不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