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章 革除功名 (第2/2页)

加入书签

金恒兴三兄弟要跟着,其他人也嚷嚷着要去凑热闹。于是,等了半天的县令大人直接等来了一群人。

郑浩到了堂上,不等县令大人询问,直接盯着两人瞅了半天。“大人,我几日前在刘家后门,就见到这两人鬼鬼祟祟的不像是好人。你看看,果然让我猜中了。”

梁任秋眉毛一挑,“堂下何人,你可是认识这二人?他们在刘家后门做什么?”

郑浩:“回大人,学生郑浩。小的前几日刚巧在附近经过,见到两人鬼鬼祟祟的,便一路跟了上去,正巧看到这两人和刘秀才说话……”

梁任秋继续问道:“你可看清了是这两人?”

郑浩摇了摇头,“回大人,学生并未看清这两人面部。不过这两人的衣服我是认得的,没想到过了好几日,竟还穿的这身脏兮兮的衣服。上面的补丁都没变。”

堂上的人哄堂大笑。

跪在堂下的二人面色涨红,怒目瞪向郑浩。被郑浩拿着折扇一人打了一下,“嘿!你这二人,脏兮兮的还好意思瞪我?”

扭头郑浩就开始告状了。“大人,这两人在堂上还不老实,还向我瞪眼睛,要不要打他们的板子?”

听到打板子,二人老老实实的低下了头。

梁任秋干咳一声,板着脸训了一句。“公堂之上莫要胡闹!刘秀才,证据确凿,你还不招?”

众人齐齐看向刘同升,此时已经瘫坐在了地上。听到梁任秋问话,赶紧跪在地上。“大人,我就是一时糊涂,好在没有酿成后果。求大人开恩!”bigétν

梁任秋皱了皱眉头,说道:“刘秀才,我早就给过你机会了。你如此冥顽不灵,心念歹毒,竟还敢让我网开一面。来人,把刘秀才收监,改日宣判。”

庭外的金老太太长舒一口气。

金老汉跪在堂下,“谢大人主持公道!刘秀才,你坏事做尽,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刘秀才此刻已经慌了神,跪坐在地上喃喃自语。“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大人,我与金恒萱两情相悦,奈何金家不同意,这才出此下策。我自知做错了事,罪有应得,但是金恒萱无辜,还请大人成全我们。”biqμgètν

梁任秋皱了皱眉,只觉得这刘同升是脑子有病。就算你俩两情相悦,就能使出这般下三滥的手段了?

金老汉又跪在了堂下。“大人,我孙女深居简出,向来乖巧,从未私下与他相处,更遑论有私情一说。这都是刘秀才胡言乱语,故意坏我孙女名声。求大人明察。”

梁任秋点点头。“老人家不要急,待我问个明白,自会还你孙女一个公道。”

“刘同升的你说与金恒萱两情相悦,可有人作证?又或是有什么信物?”

空口无凭的事,刘同升自然是拿不出的。他想了半天,就在众人等不及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家有金恒萱画的小像,在我妹妹那里,大人可派人去拿。”

金恒兴:“大人。我妹妹此前与刘秀才的妹妹关系交好,互赠礼物很正常,算不得私相授受之物。”

梁任秋点点头,“不错!”

“还有一事,大人容禀。”

“尽管说来!”

“是。前些日子,刘同升伙同其妹刘同娟在街上拦住我妹妹,威逼利诱我妹妹嫁给他。幸好我表哥王宗书和林三喜恰巧发现及时,把人送回家去了。自此我妹妹就不与刘家来往了。大人可以传唤两人当堂对质。”

梁任秋:“来人,传林秀才过来。”

林三喜很快到场,知道县令大人询问此事,便把当时情况全部说出。

梁任秋问金恒兴:“既然有此事,为何当时不报案?”

金恒兴:“大人,为了家妹的名声着想,这事儿也不好张扬。况且刘同升是秀才,我们自是不愿去他交恶,当时也以为是误会一场,没有太过在意。谁曾想,刘同升心思竟这般恶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梁任秋冷笑一声,“就算是官员,也不能为非作歹,更遑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刘同升,你此举,实在有违为官之道,德不配位,终将不长远。我不日就上书朝廷,革除你的秀才功名。”

刘同升这下是真的慌了,没有秀才功名,他前途尽毁,以后还怎么在县城立足?刘同升这会儿声泪俱下。“求大人开恩啊!我认罪认罚,千万不能革除我的功名啊!我十多年寒窗苦读,怎可轻易抹点?求大人开恩!”

梁任秋厌恶的看着他:“你立身不正,还怪别人不成?我且问你,今日若不是别人发现的及时,你能放过人家姑娘?”

刘同升哑口无言。他脑子里极力想为自己辩解,却半晌发不出声。

梁任秋就知道了,这事儿他压根就没想过放过别人。

“来人,把犯人带下去,择日宣判。”

人都走了,林三喜他们也都走了出来。

金老汉感谢他们仗义执言。说道:“今日多谢几位出来为我们作证,不然就让刘同升给跑了。还请诸位告知姓名。以后诸位在我金家的铺子买东西,一律免费。”

这话众人听了都十分高兴。不过他们也不是那种贪心的人。“您太客气了,我们不过说两句公道话罢了,实在不值当什么。”

金老汉见众人推辞,也就不再多说。回去之后,让金恒兴三兄弟亲自带着礼物上门道谢。

林三喜这里,则是由金父金母上门。

林三喜他爹林有福听说来意,笑嘻嘻的说道:“不用客气,咱们两家这般相熟,他要见死不救才不像话呢!您也别跟他客套,这孩子跟你家孩子亲近,互相照顾也是应当。”

金父说道:“你家三喜是个好孩子,读书好,品行也好,将来你们有福了。”

林有福听了哈哈大笑。“那就借您吉言。若真有此,岂不正应了我这名字。看来起名字也是门大学问啊!”

林有福拿自个儿调侃一番,气氛陡然轻松了许多。

两人闲话家常几句,对双方孩子互捧一番。真真是宾主尽欢的场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