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臣斗法 (第2/2页)

加入书签

而且中南半岛的意义也低于漠北。

谁都知道漠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因此几个漠北承宣布政使司因为左右布政使司的能力、品行问题而导致蒙古诸部的百姓造反,肯定要大肆追究举荐责任的。

杭敏哪会不知道白圭的如意算盘。

他和白圭还算关系不错,闻言笑道:「京畿这边没有,国内的布政使司里,抽调不出几个高级官员去漠北么,这些事吏部考功司那边,也是胸有成竹的,谁是人才谁是庸才,谁能比吏部更清楚?」ъitv

白圭看了一眼杭敏,「杭尚书的工部,因为官道和炼钢厂等诸多事情,也和地方官府交道甚深,何不举荐一二?」

朱见济一脸黑线,「你俩就在这推诿罢!」

白圭和杭敏对视一眼,看向朱见济,「陛下,微臣没有啊,实在是漠北承宣布政使司的人选太过于重要,不敢贸然举荐啊!」

陈循在一旁默不作声。

暗乐。

还好,还好,枪打出头鸟,自己目前算是被忽略的。

哪里知道朱见济根本没忘记他,没好气的道:「漠北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及其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州府官员,你们三个尚书,一人给朕举荐一整套班子,当然,也别想朕会因此而心软,这些人要是去漠北治政,因为能力和品行问题导致当地出现大乱子的话,你们也得担责!」

三位九卿:「……」

陛下你不厚道啊!

这是把咱们架火堆上了。

没奈何。

白圭只得率先举荐人才,不聊陈循立即喊住,「等等,白尚书你熟谙全国官员,我和杭尚书可没你这么清楚,等我俩先举荐了,你再举荐,要不然你举荐完了,我俩还举荐个什么?」

好的官员不能被你一个人举荐了。

白圭:「……」

这吏部尚书当得好没意思。

朱见济咳嗽一声,「公平起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按照官职,你们三人一人举荐一次一人,如此轮流着来。」

三位九卿:「……」

陛下你真是「大聪明」啊,倒也接受了,反正都逃不过这悬在脖子上的剑,好在三人都是景泰和广安朝的老臣,也是功臣,就算举荐担责,惩罚也重不到哪里去。

恰好此刻戴义从礼部归来,回报道:「陛下,礼部接旨后,马上去落实中秋前后封禅的事情了。」

朱见济点头,「戴义磨墨,准备记录一下漠北承宣布政使司的各官职人选名录,嗯,对了,戴义,你若是愿意,可想去漠北的乌兰巴托,担任乌兰巴托都司的都指挥使?」

戴义也是打小跟随自己长大,熟读兵书的人。

恐怕真实水平不在汪直之下。

戴义大喜,「奴婢谢陛下隆恩!」

他当然想去。bigétν

当年跟随陛下长大的太监们,都有了建功立业的辉煌,就他一个人,还只是个司礼监的大监,人生毫无意义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