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8章1864年经济成绩单 (第2/2页)

加入书签

而这其中

实力雄厚的华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大唐帝国航运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给予了资金和借贷的有力支持,分担了海洋运输风险,有力的保障了远洋航运业的蓬勃发展。

1865年初

出于削减军备的考虑,大唐帝国皇帝将10万常备皇室禁卫军削减4成,只保留6万兵额,多余部分将通过一年半的时间,用服役期满士兵退役,暂停征召新兵的措施加以解决。

驻军美利坚合众国(北方)的22万军队也进行了削减,削减额度同样达到4成,保留不超过146万军队。

很多驻美退役士兵带着白人女友返回帝国本土,另有部分退役士兵就地安置在纽约,费城等地,大唐帝国在上述北美城市拥有大量企业,矿产和城市物业权益,能够解决数万退役士兵的工作安排,保证其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仅世界上最大的阿巴拉契亚联合煤炭控股企业,就解决了高达172万名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帝国皇室在该煤田占有超过4成的股份,是最大的单一股东,也是事实上的控股股东。

整个1864年度,得益于源源不断的欧洲劳动力补充,阿巴拉契亚联合煤炭控股企业产出的煤炭达到8700万吨之巨,相比1862年产量增长了9376,这为皇家内务府带来了惊人的收益。

仅分红一项,1864年就达到2217万唐元之巨,在偿还当初购买煤田股份的巨额银行本息之后,还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这成为了大唐帝国皇室内务府能下金蛋的两只鸡之一。

另一只下金蛋的鸡就是皇室直属德克萨斯省油田,在经过两年多的开发之后,已经产出源源不断的原油,经过达拉斯当地炼油厂(注;皇室控股)提炼之后,将源源不断的成品油输送到欧洲大市场,以满足这个市场的旺盛需求。

德州石油成为皇室内务府另外一只下金蛋的鸡,一年仅此项收入(注;包含炼油厂利润分红,出口利润和德州当地收取的矿产资源税,土地转让金等等收益打包合计),便高达近4000万唐元之巨。

因为极善于经营,大唐帝国皇室坐稳了世界最富有的皇室宝座,简直富可敌国。在帝国和海外地区航运,钢铁,电力电工,机械,矿产原油,金融和城市物业等诸多领域,都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力。

即便如此

李察依然主导了开源节流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缩减皇室禁卫军规模,在皇家内务府推广职业经理薪酬制,以经营业绩论成败,用经营业绩作为评价经理人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推广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引入充分竞争机制,打破一些贵族子弟抱着金饭碗的梦想。

…每年从大学院校中选拔优秀新鲜血液注入,每年的考核不看出身背景只看经营业绩,优秀者将获得重用,评价不合格者降职降级,第2年再度评价不合格者直接卷铺盖滚蛋。

经过这两年的试点,这一套“优胜劣汰”的充分竞争制度将推广到皇室内务府控股的所有企业中,定期对高层,中层和基层员工实施分门别类的考核,评优罚劣。

而皇室大量盈余资金有三个去向,第1个是进入帝国皇室家族基金,用于在欧美以及海外购置优良物业,积累皇室底蕴。

就比如;在柏林选帝侯大街买下大半条街这样的大手笔投资,就是成功的投资桉例。

就比如;长期大手笔的收购欧美和东方古玩字画,珍品秘藏,极具收藏意义的宫廷珍贵用具和文物,作为皇室博物馆的藏品,逐渐丰富门类品种。

帝国皇室已经在10多个城市建立了皇室所属大型博物馆,各位王子公主分别担任博物馆荣誉馆长,每年可以从中领取一笔丰厚的薪酬,作为日常生活所需。

第2个是建立皇室直属战略储备制度,其收储的范围从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扩展到黄金,白银,铜,铅以及主要粮食仓储领域,作为政府战略储备制度的补充。

第3个是慈善领域,大唐帝国从神州大地输入的移民逐渐转入青少年儿童,主要用于收容流离失所的少年男女,儿童,在神州沿海各省建立的学校经过系统学习后,乘船输送到北美大陆,为帝国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知识型人才。

发展至今

大唐帝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人口规模,由于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对于目不识丁的普通劳动力需求大大减少,而对知识型人才需求格外强烈。

顺应这一变化,帝国殖民地部大幅减少了对普通华裔难民的移民金融支持,增加了对大陆沿海各城市慈善育才学校,仁爱学校等机构的资金拨款,以收容教育青少年为主。

很多家里吃不上饭的困难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慈善育才学校和仁爱学校接受教育,不但吃穿全免费,而且未来还有可能移民北美过上好日子。

这个账谁都会算,万一孩子在北美发达了,难道还能不顾家吗?

大唐帝国的富裕名声在外,如今自主移民成为一大潮流,神州的中小地主阶层和城市官宦人家,非常热衷于将子女送到北美甚至全家移民,以逃避连绵的战火和沉重的苛捐杂税压榨,寻求未来的美好生活。

仅在1864年,自主移民就达到了27万余人之多,差不多占据总体移民数量的1/4。

1864年移民人口从前些年的150~160万高潮回落到110万规模,这其中既有优惠政策削减的因素,也有国内局势逐渐趋稳的因素。

经历十几年的太平军战乱和西北念军叛乱,神州大地几乎大半省份经历战火蹂躏,到1864年底总算渐渐平息下来,只有少数太平军余孽尚在流窜,被清军四处围剿追着打。

眼看着也蹦达不了几天了,国内形势渐趋好转。

无论怎么说,战争中这受苦的依然是老百姓,能有一份和平生活的盼头,只要生活能够过得下去,大部分老百姓不会选择远渡重洋去北美开始新生活。

人离乡贱啊!

葡萄无牙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