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7章中美洲一片大好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地处欧洲大陆,法国周边有正在崛起的普鲁士王国,始终心有不甘的沙俄帝国,传统的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不时出来捣乱的意大利王国,还有地中海的传统强者西班牙王国,都会给法国造成这样那样的麻烦。

李察半点也不同情法国佬,就像他不喜欢英国佬一样。

究其本质

英法两国都是一丘之貉,本质上都是嗜血的恶狼。

法兰西稍微恢复点实力之后,便会更加疯狂的殖民全世界,通过掠夺殖民地的血肉补偿自身损失,以求更快的恢复实力。

以法国为首的法郎殖民圈有较高的贸易壁垒,就像本土的法国一样,对大唐帝国的农业和工业产品实施海关高关税,极大的阻碍了扩展欧洲和全球市场的进程。

所以,大唐帝国一直致力于在建立自己的唐元朋友圈,这包括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联盟国以及南美洲的一系列国家,也包括扶桑,琉球,兰芳这些西太平洋国家。

虽然现在欧洲风云动荡,但是大唐帝国并没有插手的意愿。

李察的消息十分灵通,他知道包括英国,奥地利,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丹麦这些欧洲国家,或多或少都对大唐王国感到忌惮和警惕,抗拒心理相当严重。

在这种时候,更不能火上浇油。

大唐帝国要体现出以贸易为主的外交倾向,扮演人畜无害的小白兔,而不是用咄咄逼人的军事手段。

欧洲毕竟是欧洲白人的欧洲,是传统的基督世界,任何试图染指或者殖民欧洲的企图都是极其愚蠢的妄想,会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撞的粉碎。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殖民35亿人口的欧洲,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原来历史上的美利坚合众国如此之强大,在欧洲也没有一英寸的领土(注;是领土而不是军事基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欧洲人对东斯拉夫的抗拒,已经在现代欧洲战争史展露无遗,迫使沙俄帝国不得不放弃200多年来的西进政策,调头看向东方……

欧洲人对美利坚合众国同样警惕,美利坚合众国1867年流露出想购买格林兰岛企图时,遭到的是欧洲各国一致的嘲讽。

当时的前财政部长罗伯特-沃克向国务卿威廉-苏厄德建议;将冰岛和格林兰岛买下来,美利坚合众国的势力就可以跨过北大西洋直抵欧洲,一定程度上摆脱大唐帝国的钳制。

这一想法遭到丹麦王国毫不犹豫的拒绝,丹麦人讥讽道;“欧洲已经足够拥挤,容不下一个粗鲁的美国牛仔,何况他也不是个好邻居,只不过是个债务缠身的穷光蛋。”

身处当今时代

李察更能清晰的感受到大西洋

彼岸那种警惕疏远的目光,所以在大唐帝国的长期战略中,压根就没有染指欧洲的企图。

古巴内战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了,西班牙人在岛上疯狂的镇压起义军。起义军在得到稳定的军事援助后,表现的比原来历史上更加激进,双方战斗不休。

由于连年的战乱和西班牙人残酷的镇压,古巴岛上的居民从原本的150余万人,剧减到不足120万人,这其中还有20多万古巴妇女儿童被投入了集中营,生活环境极端恶劣。

西班牙殖民者行事向来残暴,在镇压古巴当地起义时,对土生白人村镇杀戮毫不手软,动辄毁村灭镇,一个活口都不留。

这就很好嘛!

这个中美洲岛屿国家内战继续打下去,再打个五六年也就不剩下什么人了,自然瓜熟蒂落的就会落入帝国手中。

届时,西班牙殖民者在中美洲的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在亚洲的殖民地吕宋群岛,都会一个不落的纳入帝国版图。

大唐帝国正在发展的8600吨级“镇洋”号蒸汽铁甲战列舰系列,就是为了增强远洋作战能力而建造的大型主力舰,也是为了几年后的殖民扩张和收割西班牙人的领地做准备。

这些地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接手下来殖民统治都比较容易,何苦去争欧洲那些贫瘠寒冷之地?

李察真心没有觉得欧洲邻土好在哪里?

最好的一块应该是法国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占据的地盘,平原较多而且阳光充足,土地较为肥沃,适于耕作。

其他的就差多了,比如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各邦国山多平地少,土地普遍较为贫瘠,历来都是种粮食的不够吃的地区,如今粮食的缺口越发大了。

比利时,荷兰以及北欧三国这些临海国家,环境一个比一个更恶劣,至于瑞士这个群山之国穷的鸟都不拉屎,真看不出有哪里好?

瑞士这个穷山僻壤的破地方,哪年都要饿死很多人。

山区一对普通农户夫妇生出七八个孩子要饿死一半。所以瑞士与德意志民族一样,从中世纪以来就是传统雇佣兵的产地。

孩子长大了就要出去卖命,留在家里可养不起。

古巴,波多黎各和吕宋群岛这些热带地区多好,以后占领下来好好开发一下,都是大唐帝国的菜。

坐在凉榻上

李察神情悠闲的吃着瓜果,心思从盘算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转到了中美洲进入施工热潮的尼加拉瓜运河工程上来……

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如今的尼加拉瓜运河工程推进的如火如荼,进展相当快,有可能比预期的提前完工。

从太平洋至尼加拉瓜湖这一段曲折峡谷,经历大规模的爆破作业后,拉弯取直的河道基本上已经呈现了大致轮廓。x33

在运河工程施工中

不可避免的有些苦役营劳工伤亡,有的是因为崩石滑落,塌陷或溺水,有的是因为染疫而亡,用的是因为劳累过度,有的是因为千奇百怪的工地事故……

运河公司为了做出成绩,难免有些过度使用苦役的情况,开工三年多已经有数万苦役消失在名单中。

帝国对运河公司的态度较为宽容,虽然有些遗憾,但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在机械化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今天,很多危险的工作要靠人力完成,在简陋的施工环境下高强度劳作,减员不可避免。

好在南美洲战争后,补充了相当一部分黑人奴隶苦役,劳动力相当充足。

在尼加拉瓜运河工程修建的同时,绕经尼加拉瓜湖的铁路工程即将于年底竣工,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又增添了一条陆上铁路干线,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沿铁路线开垦的华人移民经营的种植园和牧场,可以方便的将农产品运输出去,无论是北上北美洲,亦或是南下南美洲,再或是出口欧洲都很方便。

该地区以发展蔗糖,果树种植园和农场为主,种植的水果可以制成水果罐头,这在帝国本土和欧洲都很受欢迎。

蔗糖不必多说了,这原本就是热带地区大宗出口物资,在欧洲和帝国本土的需求量十分大,有多少卖多少。

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中美洲农场是种植水稻集中的地区,这里生产的稻米颗粒饱满,入口软糯甜香,是帝国本土华裔居民相当喜爱的稻米,销量一直很不错。

盘点了下中美洲的情况,李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当初由于多年的战乱,导致中美洲人口清理的比较彻底。

如今这里已经基本华裔化,一些印第安和土生白种女人也大多是当地华裔家庭的家眷,出生的孩子进入中文学校学习,汉化的相当彻底。

这与政府多年来推行的普及国语教育努力密不可分,教育部拨款始终是政府拨款的大头,占据政府开支的10以上,多年努力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皇室内务府一直以来,每年都会播出大笔资金支持慈善教育,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方有如今的大好局面。

今后几十年对教育的投资,依然不能松懈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