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营部后院饲养的母猪又叫了 (第1/2页)

加入书签

“你要干什么?钱伯钧你敢,我是委座的秘书长,我男人是七十八师少将师长,你要敢动我,老娘分分钟钟让你全家死光。”

“别、别、快放开我,(呀买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钱伯钧松开李文佩的双手大笑道:“你说的那都没用,能吓唬住耗子,吓唬的住老子吗!”

“我只是告诫你一下,这里不是敌占区,如果进入敌占区,如果,我说如果,如果你落入鬼子的手里,那成千上万的罗圈腿大兵排队等着你,你做何感想?”

…………

李文佩被吓得脸色发白,生怕钱伯钧一个饿虎扑食扑过来,那自己可就,真的就当神仙了。

李文佩整理整理衣服,脸色通红,猛的咽咽口水说道:“那个钱伯钧刚才的事,我就当没发生过,咱们改日再谈。”

李文佩匆忙就要离开。

钱伯钧突然开口道:“秘书长,你似乎忘记了什么吧?”

李文佩停住脚步,慢慢回头过来,发现一只流着口水的饿狼,向自己袭来,不过却是两只腿的狼。

吼吼。

门外的大和尚今日带着一个新兵站岗,早就司空见惯。

新兵脸上露出那种偷笑的表情,心想:这差事好,还在幻想中。

和尚端着冲锋枪,瞪大眼睛目视前方,严肃说道:“张小春,俺平时怎么告诉你的来着?”

“饿!连长,俺知道错了,你可别揍俺。”说着立马站的的笔直,十分严肃,继续站岗。

大平堡独立团团部……

茅草屋中,四人喝喝酒聊聊天,酒菜也是丰盛许多,满满一大盘子油炸咸花生,人人一罐本子牛肉罐头、一只烧鹅、,只烧鸡、一大盘红烧猪蹄,四人吃的那是一个香。

“老李,咱不得不承认,你为新一团置办的装备,鬼子两个中队,两个中队啊!”丁伟兴奋的伸出两根手指。

“两个中队,分散攻击我的两个营,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一个点的招呼。两个中队的小鬼子,立即被打懵了。”

“就冲这个,我丁伟给你老李点赞。”

“哎呀!老丁说句真心话,那都是老子辛辛苦苦攒下的,就连孙德胜!孙德胜。”

“孙德胜怎么去了钱伯钧那里,当个骑兵副连长,老丁这事今天你要讲清楚,说说你小子捞了我大哥多少好处?”

“老李,这事可就与你无关了,骑兵营被人家截胡,那就是,你没那份财命。既然没骑兵,孙德胜变成一个加强连的装备,要枪有枪,要炮有炮,额外多付报酬,我认为都是双方乐见的事。”

“这次围歼第四旅团,那可是鬼子精锐中的精锐,这么硬的仗,损员不到二百,那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你们呢?”

孔捷长吁短叹道:“唉!你们都是大地主,大土豪,咱新二团比不得,装备上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开始要是有这么多的装备,哪能损失这么多兄弟,老子的二营打基本打光了,一营三营没有太大伤亡。”

“要我说,李大锅你辛辛苦苦攒够娶婆娘的钱,结果入洞房,没你李大锅啥事了,倒是便宜了丁伟,哈哈哈哈,你找谁说理去。”

三人皆哈哈大笑……

背锅侠端起酒碗,吱溜喝下一小口,“要说咱们就是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天有多大,小鬼子的九二步兵炮那就是好东西,缴获一门,乐的一夜没睡。”

“再看看我大哥的大口径重炮,这一比较,就他娘的像小孩子的玩具。山崎大队在李家坡高地,构筑那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居然没撑过十分钟,真的大炮建奇迹,搞得老子心里直痒痒。”

“要老子说,咱们部队扩充太快,训练与武器弹药,后勤供给,根本不成比例,所以损员在所难免。”

“你们看看我大哥一个营,顶咱们三个团,人员伤亡老子估计也就几十人,甚至更少。普通的连队标配,就是一个营,轻机枪一百多挺,六个炮兵组、四个重机枪组、八个步枪组……”

“人比人比死人,咱们还是老办法,子弹打光冲上去拼刺刀,人家压根就是火力压制,炮兵不管炸的准不准,总之要把敌人阵地轰两遍。”

“接下来就是吐吐,吐吐,这种打法,是个人都他娘的能指挥,这要是打不赢,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你们是没见过,我大哥的警卫连,人人一冲锋枪,叫啥汤姆森的,那就是吐吐,吐吐,就好像不用换子弹,老子要有那么牛的武器,第一军筱冢义男的指挥部都能拿下来。唉!”

“老李你就别眼馋了,我敢说用不了一年,咱们也会有的。以前什么都没有,现在咱们不是什么都有了?你大哥是政治觉悟很高的人,你可以去要么!多要两挺,送我和老孔一人一挺,也过过瘾。”

孔捷赶快接话:“对,背锅侠你一定要来装备,过瘾,过瘾那!”

“要装备可以,不过你俩帮我参谋参谋,怎么才能名正言顺跟大哥要装备?”

……

赵刚带领十几名政工干部,在张大彪的保护下来到临县。

一行人等了不知多久,钱伯钧才匆匆前来接待。

钱伯钧命人,在军火库中取来两个营的装备,张大彪带回。

赵刚一行人,被安排妥善后已是夜晚,营部中早就摆好,一桌丰盛的酒席……

钱伯君邀请赵刚道:“赵政委不必拘谨,请。”

二人纷纷落座,钱伯钧端起酒杯道:“赵政委本是一介书生,却弃笔从戎,我钱伯钧也是十分佩服,今日为赵政委接风洗尘,我们以茶代酒满饮此杯。”

二人将酒杯中的茶一饮而尽。

赵刚放下酒杯道:“钱副团长,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很想知道,不知您是否能为我解惑?”

钱伯钧点点头道:“你我现在一起共事,私下我们是兄弟相称,我叫你赵老弟,你叫我钱大哥可好?”

赵刚点点头道:“好,既然钱大哥是豪迈之人,我便直说了。以贵团的实力,我想不通,钱大哥为何要请我来教习?”

钱伯钧突然严肃起来,“我也不瞒着赵老弟,现在我们团可以打胜仗,且创造了不错的战绩,那都是建立在,军人就要吃军饷的前提下。”

“如果说不发军饷的情况下,那么就是一盘散沙,一些兵痞、兵油子、职业军人全都会来闹军饷,而失去我们真正抗倭的意义。”

赵刚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点点头。

钱伯钧再次满上茶水,继续道:“我带领的部队,绝对不允许有这种思想,没有钱就不打仗。”

“要让战士们知道,他们不是为了军饷去抗倭,而是为了自己、为了亲人朋友、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千千万万的同胞、更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抗击一切外来侵略之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