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章 启蒙学、开民智,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第1/2页)

加入书签

荀攸思虑片刻,试探着说道:

“吕布大兴教育,吾等何不效仿之?”

曹操摇头道:

“不是吾不愿效仿,而是效仿的成本太大。

在大晋境内,书籍的售价很便宜。

可一旦卖到其他州郡,书价就十倍增长。

哪怕咱们能找到人走私书籍,这个价格也不是我军能承受的。”x33

“更何况

我军能立足兖、豫二州,多亏两州世家支持。

他们也不会允许咱们那样做。”

程昱伸手点了点桌子,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对曹操说道:

“老夫倒有一计,可以让主公麾下的人才不得前往洛阳。”

“哦?

何计?”

“杀!”

程昱杀气腾腾道:

“既然不能扶持,就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一人前往洛阳,则杀一人。

十人前往洛阳,则杀十人!

杀到他们胆寒,主公麾下的人才自然不会想着去投效吕布。”

曹操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吐出一个字:

“可。”

曹操乃乱世枭雄,杀伐果断。

为了避免人才流失,行此下策他也不介意。

只是曹操心中也清楚,就算按程昱之策来办,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人才固然无法前往洛阳,他曹孟德也会大失人望。

可曹操没有办法,就算是一杯毒酒,他也不得不饮下去。

唯有在几年内击败吕布,才能挽回天下的局势。

刘备得了袁术麾下十万大军之后,实力暴涨。

他采纳了诸葛亮的策略,不断拉拢荆襄豪族,还与荆州大族蔡氏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

如今刘备在荆州的人望,仅次于荆襄之主刘表。

只要一直保持住这个势头,刘备便能如诸葛亮所言那般,兵不血刃入主荆州。

收到吕布大兴教育的策略后,刘备对诸葛亮问道:

“先生,汝以为吕布兴学之策如何?”

诸葛亮拿着一卷纸质的‘论语’,脸上已无平日里那种云淡风轻之色。

他面色凝重的感叹道:

“造纸、印刷…

吕布此举,实乃夺天地之造化。

诸侯如不采取对策,天下人才必会争相涌入大晋。

到时候吕布也会彻底成就先秦之势,待其羽翼丰满,便挥军横扫天下。”

“如此,可有破解之策?”

诸葛亮仔细翻了翻书籍,对刘备道:

“吕布这造纸之术,亮可以钻研一番,或许能有所得。

如果主公能从吕布的造纸厂中挖一批巧匠回来,我就更有把握了。

到时候咱们也印刷书籍,大兴教育,总能挽留住一些人才。”

诸葛亮的想法与程昱不同,他躬耕于南阳,很清楚天下读书人对于知识的渴望。

同时诸葛亮也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

不论如何禁止,有志之士总会想要去大晋一展抱负。

“备这就去准备,定会招募几名工匠回来。

对了,军师说的玄剑先生…”

刘备实力渐渐壮大,正是求贤若渴之时。

诸葛亮最近跟刘备说起自己的一位师兄,直言此人才能不在自己之下。

乃是与卧龙、凤雏齐名的大才。

由于这位师兄自幼修习剑术,又急公好义,喜好惩恶扬善。

荆襄之地的文人们便给他起了一个‘玄剑先生’的雅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