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5 解尤未解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太子本想以试探,征得源阳、源协的反应,但安乐就端坐在眼前,实在没有任何机会探取两人口风,只得在集结左卫禁兵之时,反复叮嘱要留意街面和琢香烟气,以拖缓时辰。

“时不待我,怎还不开拔?”立于东宫前的安乐,宛若真正的东宫主掌。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临时集结起的左卫禁兵,并未足安乐要求的三百人,然而以此人数,往无一兵卒驻扎的敬府去拿颜娘,亦实乃小题大做。

这些还蒙在鼓里,临时被调集的兵士,全然不知是为何事,在安乐的喝令下,更是不知所谓。

“右卫大将军敬诚府中,窝藏有要案疑犯一名,现如今此去,便是要将其与一众相干人等,尽数收押至官衙!”

僵血症事发后,安乐从未如此意气风发,她挥动衣袖,将其卷于手臂之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安乐紧随其后便学着小时候见过的晚年武后号令三军的模样,朝向左卫禁兵,平举起双手,“谁人肯自告奋勇先行往敬府去,等升一级,赏上等绫罗十匹,金十两!”

太子在旁侧,一言不发,心里盘算内侍往返的时间。

禁兵人群里开始传出窸窣,有感叹,也有质疑声。

感叹在于,“等升一级、上等绫罗、金”皆是即便花去八年十年,也未尽能得来之物,如今只消往敬诚府内拿人便可。

质疑在于,敬诚如何都是右卫统领,自己一帮左卫未得己方统领之令,蓦然浩浩荡荡往他府上拿人,一来不合规矩,二来即便强行受领前往,确实也没有这般胆量。

是冒险求晋升、厚禄,还是平平稳稳不去掺和这些事,于这群左卫禁兵内部,亦存在分歧。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此一项也是众人立于原处,迟迟不动的缘故。

但二百余人的目光,此时都朝向一处——便是太子的脸上。

此时宫中若是有一人,能差遣得动此一众左卫禁兵,非眼下左卫大将军,还有太子。

因此一众兵士,皆是安乐私自动用权势,遣内侍募集而来,自然不适合惊动左卫大将军。

而太子被立嗣前,于神龙元年二月,圣人复唐后不久,进封为卫王,拜洛州牧,食实封一千户,且于不久之后,又遥领扬州大都督,改任为左卫大将军。

再数月后,免左卫大将军一职,被立为太子。ъitv

期间,因早年被武后牢牢控于一处,在底层受尽羞辱,太子深知一众兵士之不易,所以为左卫大将军之时,于他们颇为亲切,未脱一身草莽气的太子,也广为兵士们接纳。

如今二百余名左卫禁兵,多数是因前来征召的内侍,自东宫至,因此才来。

“求问太子殿下,公主殿下所言,确有其事否?”这些禁兵中,有几名胆大的,当众对立于安乐身后半个身位的太子,问了出来。

“三郎,务必细细思量后再答……”杨妃在太子身旁悄声提醒道,却未想被安乐也听了去。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确是如此,三郎,千万思量清楚再答,”安乐的语气之中极尽胁迫,哪怕立于自己身前,太子也能感受到似有一双眼紧盯自己,“切莫要答错了,否则连带此二百余兵士皆误入歧途,惹上杀身之祸。”

安乐言下之意十分明了,太子此时应答,关系到之后一刻众禁兵将来去向,乃至生死。

同样是命,当如何取舍,便成了太子眼下的难解之题,他思及身后殿内还跪着源阳、源协,此二人往后定有大用,自然要保下。

敬府中颜娘,犯下滔天之祸,本就当死,可若由东宫前此一众禁兵往,敬府上下未免将受辱受害,敬诚乃不可多得之忠臣良将,若可与其拉拢关系,太子是万万不愿经此一事,使得上下位之间突生隔阂。

更莫提若是直接下令,将禁兵派往敬府,明里是与敬诚产生隔阂,在朝中,更是与显唐一派将具势不两立之感。

此势不两立之源头,必将直接延伸至雍王,乃至圣人,细想之下,安乐用心之险,超出事先所想,眼下也没有过多时辰任太子拖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